首页> 中文学位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类型、分布及富集规律
【6h】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类型、分布及富集规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划分

第三章 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3.1 沉积地质背景

3.2 沉积相类型

3.3 沉积模式

3.4 沉积相展布

3.5 物源分析

3.6 储层特征

第四章 烃源岩特征

4.1 烃源岩展布

4.2 烃原岩地化特征

4.2.1 有机质丰度高

4.2.2 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

4.2.3 烃源岩已达成熟—高成熟阶段

4.2.4 烃源岩生烃能力较大

4.3 天然气组分对比

4.4 天然气碳同位素对比

第五章 川中地区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1 低孔渗岩性气藏分类

5.1.1 岩性圈闭气藏

5.1.2 成岩圈闭气藏

5.1.3 毛细管压力圈闭气藏

5.2 低孔渗岩性气藏地质特征

5.3 川中气藏类型

5.3.1 广安气田须六段构造-岩性气藏

5.3.2 合川气田须二段岩性气藏

5.4 川中气藏分布特征

5.4.1 天然气纵向分布特征

5.4.2 天然气平面分布特征

第六章 典型气藏解剖

6.1 合川须二段岩性气藏

6.2 广安须四、须六构造-岩性气藏

第七章 气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

7.1 气藏主控因素

7.1.1 构造因素

7.1.2 烃源因素

7.1.3 储集因素

7.1.4 保存条件因素

7.2 气藏富集规律

7.2.1 平缓的前陆斜坡提供了良好的构造背景

7.2.2 低孔渗砂岩储层提供了重要的储集空间

7.2.3 广覆式供烃控制了气藏的大面积分布

7.2.4 优质储层和裂缝控制了气藏的富集和高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分布非常广泛,纵向上须二、须四、须六段是主要产气层段,以岩性气藏为主,平面上具有大面积含气、优势富集的分布特点。研究以钻井取心分析资料、井下测试资料、储层物性资料为基础,综合利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构造、沉积、储层、烃源岩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气藏类型的归纳、气藏特征的描述以及针对典型气藏的解剖,总结川中地区气藏分布及富集规律。得出认识成果如下:
  1、须家河组储层以须二、须四、须六段为主,从物性分布看,须家河组砂岩总体上具有特低孔特低渗~低孔低渗特征,但是纵向上孔渗性较好的砂体层段成为有效储层。储层孔隙主要是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
  2、川中地区须家河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类型主要为Ⅲ型,以产气为主,Ro值分布在0.76%~1.59%范围内,已达到高成熟早期演化阶段,须家河组天然气为自生自储天然气,天然气源自须家河组内黑色泥页岩为主的煤系地层。
  3、前陆隆起带以岩性气藏为主;前陆斜坡带以构造-岩性气藏为主;前陆凹陷带以岩性气藏和构造气藏为主;前陆冲断带以构造气藏为主。须二气藏主要发育在凹陷带和隆起带上;须四气藏主要发育在斜坡带上;须六气藏主要发育在隆起带上,但多数以单井气藏形式存在。
  4、构造因素、烃源条件、储层性能是川中地区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而现今构造及有利的保存条件为成藏的次要控制因素。断裂与裂缝的发展不仅控制油气的运聚与再分配,而更重要的是控制油气的产能特征,继承性发育的古构造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同时,平缓的前陆斜坡背景和广泛分布的低孔渗砂岩储层为川中地区大面积岩性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烃源岩广覆式面状供烃控制了天然气的大面积分布,优质储层和裂缝发育控制了天然气的富集高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