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气候变化下的四川省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
【6h】

气候变化下的四川省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社会经济及行政区划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概况

2.1.4 植被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思路

2.2.2 研究内容

2.2.3 技术路线

2.2.4 研究方案

2.2.5 本文特色

第3章 结果分析

3.1 气候状况分析

3.1.1 降水量

3.1.2 温度

3.1.3 可能蒸散率

3.2 NDVI与温度、降水量变化的偏相关分析

3.3 敏感性分析

3.4 适应性分析

3.5 脆弱性分析

3.6 重点区域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气候变化的加剧给森林、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影响,尤其处于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的四川省由于地形多样,气候变化也较为复杂,给当地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
  本论文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对自然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下的敏感性、适应性和脆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了分区,为四川省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战略制定提供借鉴。
  论文主要借助于Arcgis软件,利用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先将四川省和周边省市共238台站的逐月气象数据以及空间分辨率为8km×8km,时间分辨率是10d的NDVI数据结合研究,对四川省从1982年到2006年间的气候因子和NDVI的变化情况和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IPCC的定义,采用NDVI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四川省植被类型图将四川省自然生态系统划分为草地、灌丛、针叶林等6种类型,以100m×100m的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对气候变化下自然生态系统的敏感性、适应性和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然后在上述基础上找出了脆弱性较高的几个区域,再结合气候和NDVI的变化关系进行重点分析。
  研究发现:(1)从1982年到2006年的25年间,四川省各地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不一致:除康定等较小区域外,川西高原的年均温度整体上呈现升高趋势,尤其以石渠、阿坝、若尔盖、红原和得荣地区最为明显,且年内各个月的温度升降趋势也有差异,以12月、1月、2月三个月的温度升高最为明显;盆地内部的广安、筠连等地呈下降趋势,攀西地区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流域的多数河谷地带干热化趋势加重。降水量在盆地内部和川西北高原的多数区域呈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川西高原其它则略呈上升趋势。(2)四川省大多数区域的NDVI变化在不同的月份是由温度和降水量交替影响或共同影响的,也有些区域常年或在某几个月受一种气候因子的影响明显高于另一个。(3)四川省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敏感性、适应性和脆弱性较为一致:敏感性高的区域多是适应性较差区域,也即是脆弱性较高的区域,高脆弱性区域主要集中在雀儿山、沙鲁里山、雪宝顶、四姑娘山、贡嘎山等周围的海拔极高区域,川西高原向盆地过渡的东部边缘和金川、丹巴、道孚之间的地貌过度区域等。这些区域的气候比较恶劣,气候变化较为明显,内部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敏感性比较高。金沙江、雅砻江等流域的干旱河谷和若尔盖、红原等地的沼泽地带的可能蒸散率都呈较明显的升高趋势,若干热化的趋势持续下去,这些区域的脆弱性程度会增加。石渠、格聂山、贡嘎山、邛崃山、雀儿山和莫斯卡区域是全省脆弱性程度最高的几个区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比较严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