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ArcGIS的龙门山地质地球物理建模
【6h】

基于ArcGIS的龙门山地质地球物理建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课题的选题依据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研究区域背景

2.1 龙门山的地理位置与其自然环境

2.2 龙门山地区地质与地球物理概况

2.2.1 龙门山地区构造历史

2.2.2 龙门山断裂带的演化

2.2.3 龙门山断裂带特征

2.2.4 龙门山地区地壳结构的特征

第3章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1 遥感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1.1 遥感简介

3.1.2 遥感图像的收集

3.1.3 遥感图像的处理

3.2 数字高程模型的收集与处理

3.3 基础地理信息矢量图的收集与处理

3.4 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4.1 数据收集

3.4.2 数据处理

第4章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4.1 建模方法综述

4.2 地层建模方法

4.3 建模插值方法简介

4.4 建立模型

4.4.1 点与面模型

4.4.1 体模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龙门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由扬子地块、青藏高原和华北地块的相互挤压而形成。龙门山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同时矿产资源丰富。
  在龙门山地下,有着一个非常大的逆冲断层,自西向东由龙门山后山断裂(茂汶断裂)、龙门山中央断裂(映秀——北川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安县——都江堰断裂)这三条平行的断裂带组成,断裂带总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呈北东——南西走向,是地震的多发带。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近年来最大的内陆地震,为龙门山的地质构造活动提供了完整的原始记录。
  本文首先总结了GIS三维建模的发展现状及三维地质建模的发展概况。之后对龙门山地区的自然地理背景、地质和地球物理的背景做了介绍,其中重点描述了龙门山地区的构造、断裂等地质属性。其次,详细介绍了本文所涉及到的数据的来源以及对大量数据的筛选和处理等过程。最后通过ArcGIS软件的多数据处理和三维展示功能对龙门山中段地区的地理、地质和其地球物理属性进行三维建模展示,并对相应的现象给予解释。
  本文旨在从各种公共开放资源中搜集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二次处理,把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矢量数据、地质构造图、地震构造剖面图、电性异常分布图、磁力异常分布图和重力异常图等地理、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综合在一起,通过处理,把地理面、地层分界面、断层面等面数据以及地质实体等它们显示在一个空间系统中,使得龙门山地底的结构更为直观和清晰的展示出来,利用旋转、放大和缩小等功能,结合上地表的遥感地理图像,全方位的了解目标研究区域的特征,同时可以加入汶川8.0大地震和其余震的分布和震级大小,以便更直观的展示汶川地震的情况,也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龙门山地区提供有价值的三维视觉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