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义敦岛弧带典型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6h】

义敦岛弧带典型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序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地层

第3章 构造

3.1 弧后-板内岩浆火山岩带

3.2 弧后扩张盆地火山岩带

3.3 内火山-岩浆弧带

3.4 弧间裂谷盆地火山岩带

3.5 外火山-岩浆弧带

第4章 典型斑岩体特征

4.1 红卓斑岩体

4.2 马熊沟斑岩体

4.3 普朗斑岩体

4.4 昌达沟斑岩体

第5章 典型岩体锆石年代学

5.1 马熊沟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5.2 昌达沟花岗闪长斑岩

5.3 措交玛岩体花岗岩

5.4 嘎依穷斑岩体

5.5 小结

第6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6.1 岩石化学特征

6.2 微量元素

6.3 稀土元素

6.4 构造环境判别

6.5 研究区浅成花岗质岩体对比研究

第7章 昌达沟铜矿床地质特征

7.1 昌达沟区域地质特征

7.2 成矿地质背景

7.3 矿床地质特征

第8章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三江”是全球最复杂的造山带之一,既经历了特提斯构造演化,又遭受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高原隆升的强烈改造,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流体活跃、成矿作用复杂多样。
  四川西部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因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影响,在地质构造上显示出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独特的演化过程和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造就了十分有利和特殊的成矿地质环境,使其成为重要的金属成矿区。
  近年来的初步研究显示,昌台—乡城火山岩带是义敦岛弧带中重要的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由南向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成矿系列,即:从成因类型上由斑岩型到次火山岩型再到热液型;从成矿元素组合上则是由铜多金属矿床到铜、铅多金属再到银、铅、锌金多金属;成矿温度由南到北表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上述规律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通过典型矿床解剖,确定成矿作用和成矿时代至关重要。
  通过作者的研究发现,川西地区的花岗岩体部分性质与埃达克岩相似,具有较强的找矿潜力。现有的川西地区的花岗岩资料较少,而义敦岛弧带的构造活动极其强烈,并且十分复杂。我们通过测定昌达沟斑岩体的成岩年龄,发现昌达沟斑岩体形成于216Ma,属于印支期,并非前人所说的燕山期,与南段的普朗、雪鸡坪等斑岩体的成岩年代一致。义敦岛弧地区南北段岩体形成年代几乎一致,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义敦岛弧北段具有形成斑岩铜矿的宏观地质条件。义敦岛弧北部斑岩体与南段斑岩体性质总体相似,说明北部地区也存在较大规模斑岩型铜矿的找矿潜力。但是昌达沟斑岩型铜矿与周边地区的富矿斑岩体是否因为特殊的地质事件而形成的,尚存在大量的疑问和研究空间。
  义敦岛弧地区可能存在着对称的金属矿床分布模式,由北向南依次为斑岩型矿床-次火山岩型矿床-VMS型矿床-次火山岩型矿床-斑岩型矿床。但是为什么义敦岛弧带南北段不同类型的矿床会出现对称现象呢?侯增谦认为义敦岛弧经历了一次俯冲运动,李文昌则认为义敦岛弧带经历了两次俯冲运动。但是两种理论作者认为都不足以充分解释义敦岛弧地区的矿床分布规律。如果一次俯冲运动造成了一次岩浆活动,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南北部和中部的构造成矿环境不尽相同?若是两次俯冲运动造成了两次岩浆活动,又如何解释这种对称的矿产分布现象?作者在这里提出一种假设,不论是一次俯冲还是两次俯冲,可能通过某些构造环境的影响,造成板块俯冲角度不一,导致义敦岛弧北段和南段呈现出压型弧的环境,而中部地区呈现出张性环境。这样的构造过程可能能解释义敦岛弧地区的特殊矿床分布。这种解释目前来说还只是作者的一种设想,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去证明构造环境等因素是如何影响义敦岛弧成矿规律的。并且在川西地区也仅仅发现了昌达沟一个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并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
  川西地区是否具备形成斑岩型铜矿的宏观地质条件与环境,便是本文最为主要的研究问题。本文将川西地区的斑岩体与义敦岛弧南段的斑岩体在构造学、形成年代、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综合分析义敦岛弧带典型斑岩体特征,对工作区的矿产资源潜力和找矿靶区进行评价,提出矿产资源评价工作部署建议并提出新的问题、设想和未来工作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