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牛庄洼陷沙三-四段浊积砂体沉积特征及分布评价
【6h】

牛庄洼陷沙三-四段浊积砂体沉积特征及分布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区域沉积特征

第三章 浊积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3.1 浊积砂体概述

3.2 浊积砂体相标志与类型

3.2.1 浊积砂体沉积特点

3.2.2 浊积砂体类型划分

3.3 浊积砂体空间分布特征

3.3.1 构造带浊积砂体分布特点

3.3.1 浊积砂体宏观平面展布

第四章 缓坡带浊积砂体实例剖析

4.1 王58井区概况

4.2 沉积特征分析

4.2.1 相标志特征

4.2.2 单井相分析

4.3 沉积砂体展布

4.3.1 剖面相分析

4.3.2 平面分布特征

4.3.3 发育机制探讨

第五章 洼陷带浊积砂体实例剖析

5.1 东科1井区概况

5.2 沉积特征分析

5.2.1 沉积环境

5.2.2 相标志特征

5.3 沉积砂体展布

5.3.1 剖面相模式

5.3.2 平面分布特征

5.3.3 发育机制探讨

第六章 浊积砂体发育规律及勘探开发建议

6.1 浊积砂体沉积主控因素

6.2 浊积砂体时空演化规律

6.3 浊积砂体勘探开发建议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浊积砂体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指导研究区浊积岩油藏的勘探开发,本文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上系统梳理了断陷湖盆浊积砂体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并对牛庄洼陷深断陷期(沙三—四段)缓坡带和洼陷带浊积砂体实例区(王58井区、东科1井区)进行详细解剖,深入总结了浊积砂体发育的主控因素和演化规律,提供勘探开发部署建议。
  在回顾总结浊积砂体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重力流动力机制、分布特征等,结合陆相断陷盆地实际和可操作性原则,济阳坳陷深断陷期浊积岩沉积可划分为近岸扇、远岸扇以及滑塌浊积扇三种成因类型。通过对浊积砂体在宏观上的展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平面上不同构造区带浊积砂体发育类型和分布特点存在差异。对牛庄洼陷缓坡带王58井区进行剖析,该区沙四上段发育远岸浊积扇,呈南东-北西向展布,纵向上表现为一个水动力逐渐减弱的过程,湖平面变化、物源供给、构造坡度等是浊积砂体形成发育的重要因素。对牛庄洼陷洼陷带东科1井区进行剖析,该区浊积砂体属于沙三中亚段三级层序的低位体系域,浊积砂体主要以近岸湖底扇、深水浊积扇的形式由东南至西北方向两个分枝展布,在剖面上构成沉积相组合—层序及体系域叠置模式,“源—坡—洼”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浊积砂体的类型和特征。
  通过对陆相湖盆浊积砂体的整体认识和实例解剖,总结认为构造运动、古气候、沉积物供给和湖平面变化是影响浊积砂体发育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系统分析了不同要素控制下的浊积砂体发育规律和模式,以此为指导结合具体工区实践,为浊积砂体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部署建议和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