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用户的信息劳动及其异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分析视角
【6h】

网络用户的信息劳动及其异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分析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拟突破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

2.1.1 主要文献简介

2.1.2 劳动异化

2.1.3 异化与劳动生产

2.2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异化理论

2.2.1 主要文献简介

2.2.2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异化理论建构

2.2.3 重要人物及理论观点

第3章 网络用户信息劳动者

3.1 网络用户信息劳动者

3.2 网络用户信息劳动者涌现的原因

3.2.1 技术刺激

3.2.2 社会需要

3.3 网络用户信息劳动者的生态环境

第4章 网络用户信息劳动的异化过程——以微博为例

4.1 选取微博用户的意义

4.2 微博用户信息劳动数据分析

4.3 微博用户劳动异化分析

4.3.1 生产方式融合忽略劳动价值

4.3.2 生产要素投入耗费劳动资源

4.3.3 价值构成大众化造成娱乐泛滥

4.3.4 传播路径单—缺乏反馈机制

4.3.5 盈利手段多变“创造”生产消费者

第5章 商品经济下的网络信息劳动的异化方式

5.1 内容异化

5.1.1 信息过载

5.1.2 信息商业化

5.1.3 流言肆起

5.2 权利异化

5.2.1 隐私权异化

5.2.2 版权异化

5.3 质量异化

5.3.1 信息娱乐化

5.3.2 虚假炒作

5.4 类本质异化

5.5 关系异化

第6章 消除网络信息劳动异化的途径

6.1 社会层面

6.1.1 构建新型劳动关系

6.1.2 完善法律法规

6.2 用户层面

6.2.1 提高媒介素养

6.2.2 增强媒介使用的自主性

6.2.3 提高网络维权意识

6.3 媒介层面

6.3.1 明确网络传播者权利与义务

6.3.2 提高网络传播者专业素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论文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马克思关于异化和商品的理论、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批判性理论,分析网络用户信息劳动异化问题。具体分析内容包括:对网络用户劳工定义的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知识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剖析网络用户劳工涌现的原因,并以微博为例,通过访问法、观察法和统计分析法来分析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频次、微博用户以及微博用户与企业微博的关系,从而对微博内容的生产方式、生产要素、价值构成、传播路径和盈利方式的进行研究,以期解释理论化用户信息劳工的异化过程。
  其次,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内容异化、权利异化、质量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和关系异化五种异化表现。研究结果显示,人们能从网络信息劳动中获利,为自己看的见的“自由”和“民主”沾沾自喜,却无意识于藏在表象下的异化与压榨,针对异化的不同表现方式提出从社会、用户、媒介三个层面进行规范和约束劳工异化现象,使网络媒介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公共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关系相互制衡,以此培养积极用户,尽可能减少用户信息劳动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健康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最后,运用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分析网络用户信息劳动异化问题,将传播学的研究视野放在社会经济学和哲学的层面上来分析,从信息劳动者的视角对受众进行深层次挖掘,了解传播业作为社会经济基础其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过程及劳动者在信息劳动过程中被异化的根源,为促进社会主义传播业中劳动者的自由和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由于网络具有的大数据性、隐匿性和复杂性等特性使本研究中对网络劳动异化的具体表现的反映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用户劳动异化的具体表现需要进一步融入生活,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中国社会网络信息劳工现象。在以后的研究中需学者从网络不同的特性出发结合不断更新的理论知识将研究对象具体化和深入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