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当惹雍错地区3.4~1.3kaBP湖泊沉积的古气候记录
【6h】

西藏当惹雍错地区3.4~1.3kaBP湖泊沉积的古气候记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气候研究现状

1.2.1 古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1.2.2 高原古气候研究现状

1.2.3 项目资助情况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已完成工作量

1.5 预期成果与认识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气候与植被

2.3.1 区域气候条件

2.3.2 区域植被分布

2.3.3 区域其他概况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分析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有机碳、有机氮及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3.3 年代学框架建立

3.3.1 碳库年龄的建立

3.3.2 AMS 14C测年结果

3.3.3 年代-深度模型建立

第4章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4.1 湖泊沉积物粒度与古气候意义

4.2 当惹雍错湖相沉积物粒度特征

4.2.1 沉积物粒度参数计算及其组分

4.2.2 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

4.2.3 沉积物粒度参数分析

4.2.4 沉积物粒度四分位值分析

第5章 沉积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5.1 湖泊沉积物TOC、TN及δ13Corg含量的古环境意义

5.2 当惹雍错湖相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

5.3 当惹雍错湖相沉积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第6章 当惹雍错地区3.4~1.3 ka BP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响应

6.1 当惹雍错地区3.4~1.3 ka BP气候变化特征

6.1.1 气候振荡期(3.4~1.6 ka BP)

6.1.2 气候降水期(1.6~1.4 ka BP)

6.2.1 区域有机碳同位素记录与北大西洋深海岩芯记录对比

6.2.2 区域有机碳同位素与红原沼泽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对比

6.2.3 区域气候变化与中国朝代交替时气候变化对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展开▼

摘要

青藏高原,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对全球气候格局有重要影响,其中高原隆升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尤为突出,这也是近年来科学家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之一。用湖泊沉积物作为气候代用指标,在古气候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中蕴含的气候记录,能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西藏当惹雍错地区晚全新世湖相沉积物的粒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合AMS14C测年,重建了该地区3.4~1.3ka BP期间的古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并通过与北大西洋沉积物记录、红原地区泥炭同位素记录对比,对引起该区气候变化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果及认识:
  (1)利用AMS14C测年和内插外推法,得出当惹雍错湖相沉积物剖面顶部和底部年龄分别约为1.3ka BP、3.4ka BP。
  (2)以地球化学特征为主要代用指标,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将当惹雍错地区3.4~1.3ka BP气候变化特征分以下几个阶段:1)气候振荡期(3.4~1.6ka BP),该段又划分三个亚段,分别为干冷-湿润期(3.4~2.9ka BP)、暖湿期(2.9~2.1ka BP)、暖湿-干冷期(2.1~1.6ka BP);2)气候降水期(1.6~1.4ka BP);3)气候暖湿期(1.4~1.3ka BP),并发现2.85ka BP、1.61ka BP有短暂干旱事件,1.48ka BP出现降水增强事件。
  (3)通过对当惹雍错湖相沉积物有机碳、碳氮比和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分析得出,该湖区陆源植物以C3植物为主、内源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除了温度和降水两个因素外,海拔和CO2浓度也可能对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有影响。
  (4)有机碳同位素记录与北大西洋HSG、IRD代用指标记录对比发现,该区气候和第1次全球冷事件有较好的响应,与第2次冷事件响应误差较大,可能是因为地理环境因素在该地区存在小气候所致;与红原泥炭同位素记录对比得出两地气候有很好的响应关系,局部误差可能是因为高山阻挡,受季风影响差异导致;与中国朝代更替时记录的气候环境对比,反映出青藏高原气候和中国其它地区晚全新世气候有密切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