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城市局部区域土地利用与客运交通互动关系的系统分析
【6h】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城市局部区域土地利用与客运交通互动关系的系统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文献综述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1.2.2研究方法

1.2.3研究框架

第2章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2.1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2.2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

2.3城市客运交通基本模式及我国的客运交通模式选择

第3章局部区域土地开发的交通影响分析

3.1交通影响分析的内涵

3.2场所开发研究对象、影响范围以及交通结构的确定

3.2.1场所开发研究对象时空界定

3.2.2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

3.2.3交通结构的确定

3.3交通量的预测

3.3.1影响范围交通流概况

3.3.2基交通量确定

3.3.3转移交通量分析与建模

3.3.4诱增交通量预测

3.4交通影响的定量评价

3.5交通组织设计重点与原则

3.6应用实例

3.7小结

第4章基于交通系统约束的局部土地结构的最优化

4.1基于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各类用地数量优化模型(Ⅰ)

4.2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4.3基于出行生成的用地与交通协调发展的规划模型(Ⅱ)

4.4模型应用

4.5小结

第5章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

5.1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一般关系

5.2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

5.2.1国外的经验

5.2.2我国大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

5.3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个人交通出行与土地利用特征

5.3.1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分类及轨道交通的影响范围的确定

5.3.2土地利用特征

5.3.3个人出行的交通生成特性

5.4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

5.4.1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4.2用地对交通需求的影响

5.5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互动关系的整合

5.6小结

第6章结论

6.1结论

6.2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美国交通影响分析的要点

附录B北京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准则和要求

附录C香港交通影响评价(TIA)的准则和要求

俞礼军个人简历与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城市局部区域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了在交通环境承载力条件下,城市局部区域土地结构的最优化模型,局部土地的开发对交通的影响的交通需求模型,提出了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互动机制的整合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基于交通系统容量约束条件的城市用地数量优化模型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定量辅助手段.2.发展公交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并注重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是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互动机制整合的基本措施.3.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场所开发交通影响对象、范围的方法是目前较好的选择.4.基于时间价值原理建立的转移交通量计算模型避开了使用传统感性分析基础上的方法使决策建立于知识而不是直觉上.5.建立了诱增交通量计算模型,为交通需求预测等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6.在交通影响分析中引入交通熵综合评价了局部场所开发可能对城市全局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