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具有时滞的van der Pol-Duffing系统的双Hopf分岔
【6h】

具有时滞的van der Pol-Duffing系统的双Hopf分岔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时滞系统研究现状

§1.2.1研究模型

§1.2.2研究方法与结果

§1.3本文的研究动机与主体结构

第二章 基本理论

§2.1分岔的基本概念

§2.2 Hopf分岔定理

§2.3分岔的余维数

§2.4 Floquet理论及稳定性分析

§2.5中心流形方法

§2.6规范型方法

§2.7 Poicaré截面与吸引子

§2.8关于混沌

§2.8.1混沌简介

§2.8.2通向混沌的道路

§2.8.3混沌控制问题

第三章 非共振van der Pol-Duffing时滞系统的双Hopf分岔

§3.1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3.2中心流形分析

§3.3规范型计算

§3.4双Hopf分岔分析

§3.5理论近似解

§3.6混沌初步研究

§3.7小结

第四章 摄动增量法(PIS)

§4.1周期解的求解

§4.2概周期解的求解

§4.3算法的实现

§4.4算例

§4.5小结

附图与附表

第六章 总结

§6.1结论

§6.2关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值计算方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具有时滞反馈的van der Pol-Duffing系统中,时滞引起的非共振的双Hopf分岔、混沌及分岔解的定量计算。首先,根据对原系统的线性分析,及Hopf分岔定理,得到1:√2非共振时系统发生双Hopf分岔的充要条件,其中,时滞及反馈增益为分岔参数。然后,用中心流形定理及规范型方法将原时滞系统约化到4维中心流形上,即,将原无限维问题转化为4维问题。并定性地画出双Hopf分岔点附近的分岔图,对双Hopf分岔点附近的动力学行为进行分类。 容易验证,当参数在分岔点附近取值时,中心流形理论(CMT)等方法解得的谐波解,不仅在定性上且在定量上,能够与数值模拟吻合得很好。但是,当参数逐渐远离分岔点时,用CMT等得到的解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偏差越来越大,直到完全无效。为克服CMT的这一缺点,我们提出用改进的摄动增量法(PIS)来求解时滞系统的周期解,甚至概周期解。数值模拟表明,改进的PIS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且得到的解可得到任意高精度。总之,本论文所提出的用CMT及PIS方法,不仅可以定性地而且定量地分析讨论时滞系统。其中,得到高精度的概周期解是本论文的一个重要结果。据我所知,至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 除了上述内容外,作者还发现,所研究的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极其丰富:在分岔点附近的很小的领域内,不仅存在着死岛(振幅为零的区域)、稳定的周期解,还有概周期解、混沌等等复杂现象。这一结果表明,系统对时滞的变化非常敏感:即使对时滞作很小的扰动,系统的动力学行为都有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的考虑时滞的系统的参数平面中存在着稳定区域,而这在对应的无时滞的系统却是没有的。我们可以利用该点性质,实现对实际中的动力学系统的结构的稳定性控制。另一方面,在通信领域的同步传送方面,却是要产生混沌的。所以,死岛和混沌这两种现象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总之,利用这些结果,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时滞等参数来控制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这种参数控制方法不但有效,而且在操作上很容易实现,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