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霍华德·汉森音高理论与应用研究——以钢琴组曲《初次》为例
【6h】

霍华德·汉森音高理论与应用研究——以钢琴组曲《初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汉森音高理论与钢琴组曲《初次》简介

第一节 汉森生平及荣誉

第二节 对汉森论著《现代音乐和声材料》的概述

第三节 《初次》简介

第二章 汉森音高理论体系综述

第一节 合音的音程分析与基本音高结构

第二节 合音的音高组织内在规律与相互关系

第三节 合音的调性思维

第四节 和声张力(Tension)研究

第五节 合音投射与相互关系总图谱

第三章 汉森音高理论在《初次》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主题音高材料的选择

第二节 音高材料的发展与变化

第三节 合音的音程组成规律在全曲中的整体布局

第四节 调式与调性分析

第五节 曲式结构分析

第六节 复调手法分析

第七节 节奏节拍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霍华德·汉森(Howard Hanson,1896.10.28-1981.5.26)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对音高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现代十二音纷乱、无序、多样的结构形态制定了有序的‘音高语汇大辞典’,其理论著作《现代音乐的和声材料——十二平均律资源》(1960)是汉森音高理论体系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汉森音高理论是研究十二平均律音阶中音高组织材料及相互间在音程属性上体现的亲疏关系理论,本论文系统阐述汉森理论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理论中的难点与内在规律,选取汉森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晚期试验性钢琴组曲《初次》(1963),通过对音高材料及创作技法的应用研究,进一步阐述汉森音高理论与作品的结合过程,体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及汉森的现代和声语言。 本论文一共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对汉森生平与作品的背景介绍;第二章是对汉森音高理论的进一步的思考与总结,其中包括研究合音内涵与结构、合音的音高组织形成的内在规律,以及对比分析汉森与其他理论下和声紧张度大小以及“十二平均律音阶内合音投射与相互关系图表”与“音级集合表”的差异与共性,把握汉森理论的内涵;第三章具体论述汉森音高理论在《初次》中的应用,通过主题音高材料、音高结构关系、调性材料与曲式结构的分析探究汉森音高理论的具体运用情况,寻找创作与理论的准确融合 。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