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云南传统集市场所的建筑人类学分析——以大理“街子”为例
【6h】

云南传统集市场所的建筑人类学分析——以大理“街子”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及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提出的问题

三、论文的目标

四、小结

0.导论

0.1现有的研究基础

0.1.1相关学科的研究

0.1.2建筑学领域内的研究

0.2目前研究的状态

0.2.1研究的特点

0.2.2研究的不足

0.3本文的研究对策

0.3.1建筑人类学方法的运用

0.3.2聚居形态研究的聚焦

0.3.3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0.4论文架构

0.5小结

第1章中国传统集市场所源流

1.1中国古代的集市场所

1.1.1最早固定的专门集市场所——“列廛于国”

1.1.2早期的集市场所类型

1.2从集市场所到集市聚居

1.2.1集市场所的时空发展

1.2.2集市聚居的出现

1.2.3集市聚居的分化(以“聚”为例)

1.3集市场所的起源

1.3.1十二兽历与集市场所

1.3.2从集会渊源看集市场所的形成

1.3.3集市场所的初型

1.3.4集市场所的雏形

1.4小结

第2章云南传统集市场所的变迁(以大理区域为例)

2.1依托治所的传统集市形态(初期)

2.1.1隋朝以前的经济生活背景

2.1.2初期设置郡县及其目的

2.1.3大理区域的传统集市场所

2.1.4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传统集市场所

2.2传统集市场所的发展(中期)

2.2.1元明清时期经济生活背景

2.2.2蓬勃发展的传统集市

2.2.3传统集市场所形态及特点

2.3传统集市场所形态的转型(晚期)

2.3.1近代经济生活背景

2.3.2传统集市场所的发展

2.3.3传统集市场所形态的新变化

2.4小结

第3章云南“街子”的空间与生活形态

3.1“去亲情化”与乡村生活——峨山亚尼街

3.1.1亚尼街集市场所的演变

3.1.2亚尼街集市场所的使用

3.2茶马古道与马帮生活留痕——沙溪寺登街

3.2.1茶马古道与传统集市的兴起

3.2.2传统集市场所形态

3.2.3马帮生活与马帮建筑

3.3传统集市生活与空间的集聚——丽江四方街

3.3.1传统集市与古城的生长

3.3.2传统集市生活及其空间形态

3.3.3“前店后宅”商业建筑形态

3.4小结

第4章云南传统集市的现存意义与发展趋势

4.1传统集市的历史落差及其表现

4.1.1传统集市的历史落差

4.1.2传统集市承受的现代冲击

4.2现代都市中传统集市的演化实例分析

4.2.1武成路传统集市的消失

4.2.2大观街的尴尬

4.2.3传统集市形态留存的现代意义

4.3传统集市场所的发展趋势

4.3.1当代公共空间改造和开发的人文趋势

4.3.2历史文化场所叠加商业性公共空间的模式

4.3.3若干案例的分析

4.3.4传统集市场所的旅游开发

4.4小结

结语:探索云南“街子”的空间含义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民国时期云南“街子”一览表

附录2:云南“街子”现状一览表

附录3:建水“街子”统计表(1951年)

附录4:哈尼族史诗《觉车里祖》

附录5:丽江传统商业建筑使用实态调查统计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传统集市场所以一种和谐生活场景的面貌而存在,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着独特魅力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体,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集市场所具有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拓展性。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其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当今也面临众多珍贵元素湮没的局面。本文从建筑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把传统集市场所的发展演变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并较多地以因其境内众多民族和特殊地理条件而呈现多元化状态的云南地方传统集市场所——“街子”作为聚焦对象,分析了传统集市场所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突出传统集市场所形态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经济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互动,力求再现该地区传统集市场所发展的历史脉络,探寻其形态演化的一般机制,剖析其中的规律性和真实性,从而达成通过对传统集市场所这种和谐生活场景的剖析、期许更多的和谐生活场景的创造与显现的愿望。 全文由五部分组成。引言与导论部分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与辨析,以及研究方法等,着重理清集市行为习俗与集市场所、集市聚居的形态关系,而建筑人类学分析将更加贴近于人及其生活的主体性本质。第一章探析了我国传统集市场所及其聚居的起源,在追溯原型(prototype)和划分类型的基础上,说明集市场所的原型与集会场所、集市行为与集会活动等的因果关系。第二章揭示了云南传统集市场所发展的动因,在纵向梳理的过程中,试图阐明那些表现相对隐性的社会经济发展结果的一面。对传统集市场所的发展而言,获取物质利益是初始动因。第三章分析了云南“街子”的生活习俗及其物质形态空间的表现形式,在把物质文化、人类行为、信仰与理念放在传统集市场所形态的整体中去考察并展示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其范式(paradigm)。第四章描述了传统集市场所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的动向,在前文纵横向论述的基础上,总结新形势下传统集市场所形态的现存社会经济意义与发展趋势,并显示文化认同是和谐人性场所健康发展的主旋律。

著录项

  • 作者

    杨毅;

  •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

  • 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
  • 学科 建筑历史与理论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常青;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K892.474;
  • 关键词

    传统集市; 建筑人类学; 云南街子; 民间习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