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综合效益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6h】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综合效益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及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创新

1.3本文结构

第2章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第3章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

3.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进展状况

3.1.1财务重组

3.1.2机构改组

3.1.3公司治理及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3.1.4另两家国有银行也在为股份制改造积极地做着准备工作

3.2我国国有银行竞争力现状分析

3.2.1不良资产率

3.2.2资本充足率

3.2.3收益率指标

3.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制度性缺陷

3.3.1国有资产所有者主体不明确(所有者缺位)

3.3.2委托-代理链过长

3.3.3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3.3.4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第4章 委托-代理模型基本理论

4.1委托-代理关系

4.1.1委托-代理关系的定义及信息不对称

4.1.2委托-代理关系的风险

4.2委托-代理模型

第5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模型建立

5.1模型的相关说明及建立

5.1.1模型的相关说明及假设条件

5.1.2理论模型的建立

5.2委托-代理模型推导

5.2.1模型的假设条件

5.2.2模型推导

第6章 模型的拓展

6.1引入新的股东后经济效益的变化

6.2引入新的股东后政府效益的变化

6.3小结

第7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改革的政策及建议

7.1引入流通股东,建立国家控股多元产权桔构

7.2设立独立于政府部门的国有股股权代表

第8章 结论

8.1本文结论

8.2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今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为期5年的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将兑现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的承诺,外资银行将可以在中国境内任何地区,向任何企业和个人提供人民币和外币业务。我国金融机构将汇入到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全面提高自身竞争力,已经成为政府和金融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配置金融资源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由于脱胎于传统体制下政府主导型的银行体制,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的状况,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中国政府决定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促成四大银行转变经营观念,实现股份制改造并上市。 本文在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现状以及特殊管理结构的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引入博弈论,从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入手,建立委托—代理模型,结合经营者的政策性活动和商业性活动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政府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主要侧重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上市前后的经济效益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规范的教学推导,得出结论,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存在的种种弊端,仅仅通过政府注资、股份制改造、上市还是不够的。 在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上市的过程中,要改变单一的国家所有权,通过引入新的股东,从组织结构上解决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多头管理和“缺位”问题,还要明确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目标,解决经营目标多元化的问题,建立与经营业绩挂钩、与风险责任相对称的薪酬制度,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不断发挥创新的精神,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的完善,最终使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 代商业银行制度。这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才能在入世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