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综合客运枢纽诱导标识设计研究
【6h】

综合客运枢纽诱导标识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3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3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主要研究内容

1.3.2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综合客运枢纽标识诱导机理

2.1诱导标识

2.1.1诱导标识的含义

2.1.2诱导标识的设计原则

2.1.3诱导标识的分类

2.1.3诱导标识体系的布局方式

2.2客运枢纽概述

2.2.1客运枢纽的发展

2.2.2客运枢纽的分类

2.3大型客运枢纽集散功能分析

2.3.1客运枢纽集散功能

2.3.2诱导标识的集散功能适应性

2.4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功能分析

2.4.1多方式换乘的功能要求

2.4.2枢纽换乘功能分析

2.4.3诱导标识的换乘功能适应性

2.5空间认知

2.5.1空间认知的涵义

2.5.2认知地图

2.5.3空间认知与诱导标识的关系

第3章基于寻路试验的枢纽诱导标识特征分析

3.1寻路试验

3.1.1寻路试验概述

3.1.2试验目的与方法

3.2上海南站枢纽集散换乘空间现状分析

3.2.1上海南站的区位空间

3.2.2上海南站的集散交通分析

3.2.3上海南站的换乘交通分析

3.2.4上海南站寻路试验路径选择及标识设置状况

3.3枢纽寻路试验结果分析

3.3.1寻路现象观察与分析

3.3.2步行过程中断分析

3.3.3问卷调查和访谈内容归纳

3.4基于寻路试验的综合客运枢纽诱导标识特征总结

第4章综合客运枢纽诱导标识优化设计方法

4.1枢纽诱导标识配置类型

4.2枢纽诱导标识规划设计原则

4.3枢纽诱导标识设计要素研究

4.3.1文字

4.3.2图案

4.3.3色彩

4.3.4组合形式

4.3.5环境尺度

4.3.6设置方式

4.4典型枢纽集散换乘空间标识设计模式

4.5枢纽周边设施道路诱导标识设计

4.5.1枢纽周边设施

4.5.2设施具体诱导方法

4.5.3设施道路诱导标识设计标准

第5章上海虹桥枢纽诱导标识规划设计案例探讨

5.1上海虹桥枢纽项目概况

5.2虹桥枢纽诱导标识设计理念

5.3虹桥枢纽诱导标识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5.4虹桥枢纽诱导标识规划设计流程

第6章论文成果及展望

6.1论文成果

6.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综合客运枢纽是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转换的空间,是城市、地区乃至国家之间人员往来的集散场所。现代客运枢纽的功能趋向综合化,大型化与国际化,汇聚着多种交通方式,伴随着商业、办公及服务产业的同步开发,这一方面有利于客运枢纽自身运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给枢纽的交通疏导带来了难题。如何解决好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客流集散换乘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诱导标识的合理设计与配置对于有效疏导枢纽客流、保证旅客顺利集散换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首先总结了综合客运枢纽的集散换乘功能特点,同时针对人在公共空间的认知模式与理论展开研究,并阐述了公共空间中诱导标识的作用及与空间认知的关系,为客运枢纽诱导标识的适应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提供理论依据。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在上海南站客运枢纽的集散换乘空间中对旅客的寻路行为进行试验和意向调查,深入分析了综合客运枢纽中诱导标识的导向作用与旅客集散换乘效率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诱导标识的设置方式对行人寻路行为过程的影响。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配置原则、类型与方式等方面对客运枢纽诱导标识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诱导标识设计中的文字、图案、色彩、组合形式、环境尺度、设置位置及安装方式等要素展开讨论,进而提出了针对综合客运枢纽典型集散换乘空间的诱导标识配置模式。同时,考虑到枢纽设施与周边路网的衔接,提出了基于分级诱导原则的枢纽设施道路诱导标识设计方法。最后,本文通过上海虹桥综合客运枢纽的具体案例,对其诱导标识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