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静交通对城市空间设计的影响研究
【6h】

宁静交通对城市空间设计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城市空间

1.2.2 广场

1.2.3 街道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基础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交通出行方式与城市空间

2.1 步行一马车时代

2.2 汽车时代

2.2.1 人车混行

2.2.2 人车分离

2.3 后小汽车时代

2.3.1 后小汽车交通概念

2.3.2 公共交通

2.3.3 绿色交通

2.3.4 宁静交通

第3章 交通宁静化措施

3.1 路拱(Speed Hump)

3.1.1 描述

3.1.2 应用条件

3.1.3 作用效果

3.2 限速平台(Speed Table)

3.2.1 描述

3.2.2 应用条件

3.2.3 作用效果

3.3 交叉口路面抬高(Raised Intersection)

3.3.1 描述

3.3.2 应用条件

3.3.3 作用效果

3.4 道路封闭(Closure)

3.4.1 描述

3.4.2 应用条件

3.4.3 作用效果

3.5 邻里交通环岛(Neighborhood Traffic Cirele)

3.5.1 描述

3.5.2 应用条件

3.5.3 作用效果

3.5.4 其他需注意事项

3.6 曲线型道路(Chicane)

3.6.1 描述

3.6.2 应用条件

3.6.3 作用效果

3.7 车道缩窄(Choker)

3.7.1 描述

3.7.2 应用条件

3.7.3 作用效果

3.8 中央步行岛(Center Island Narrowing)

3.8.1 描述

3.8.2 应用条件

3.8.3 作用效果

第4章 宁静交通的运用

4.1 宁静交通的适用条件及作用

4.2 宁静交通与中国城市空间

4.2.1 宁静交通与广场

4.2.2 宁静交通与街道

第5章 设计实践: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

5.1 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概况

5.1.1 规划背景

5.1.2 外滩地区交通设施改造实施方案概况

5.1.3 规划范围

5.2 宁静交通概念的引入

5.2.1 第一轮设计方案

5.2.2 第二轮设计方案

5.2.3 宁静交通概念引入前后的比较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上海外滩使用状况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经过汽车大规模发展之后,人们开始关注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关注其空间与尺度,关注步行环境与步行者的权利。步行者与汽车的关系从人车混行发展至人车分离,而在后小汽车时代,人车混行的意义又被重新发掘,人车混行被认为是考虑到了步行者的需求,是有活力的。在此前提下,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国内研究相对较少的“宁静交通”方式,其通过交通宁静化措施,以创造人车和谐的局面;本文也探讨了这种较为新颖的交通方式对我国城市空间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论文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概述了交通出行方式的发展历程与各时期相对应的城市空间特征,并着重介绍了宁静交通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第二部分则介绍了具体的交通宁静化措施及其应用条件和作用效果;最后一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分析了宁静交通的适用条件及其产生的效果,并通过实际案例的调研、实践项目中的运用说明了宁静交通方式对中国城市空间所产生的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施鸣;

  •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学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易;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3;
  • 关键词

    宁静交通; 城市空间设计; 步行环境; 交通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