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状动脉狭窄CTCA、MRCA及CAG一致性对照研究
【6h】

冠状动脉狭窄CTCA、MRCA及CAG一致性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研究目的

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综述 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新进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为标准,评价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CA、3.0T MRC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
   方法:30例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一周内行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CA、3.0T MRCA及CAG检查。以CAG为“金标准”,将冠状动脉CTCA和MRC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分为非显著性狭窄(<50%)和显著性狭窄(≥50%),同时将显著性狭窄细分为50%~75%、75%~100%两个组别,参照冠状动脉标准分段法(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对两者判断的结果逐段进行比较分析64层螺旋CTCA及3.0T MRCA对冠状动脉狭窄评价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以CAG为参照,在与CTCA对照分析的262节段中,CAG与CTC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结果中249节段两者完全一致,8节段CTCA显示管壁有钙化性和/或非钙化性斑块管腔轻度狭窄而CAG显示正常,1节段CTCA显示正常而CAG显示中度狭窄,3节段重和中度狭窄的评估两者结果不一致,1节段CTCA显示完全闭塞而CAG显示重度狭窄;在与MRCA对照分析的240节段中,CAG与CTC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结果中215节段两者完全一致,6节段CTCA显示管腔轻度狭窄而CAG显示正常,4节段CTCA显示正常而CAG显示中度狭窄,15节段重和中度狭窄的评估两者结果不一致。
   1.2 CTCA和MRCA检出结果比较:CAG共可以检出显著性狭窄49节段,其中50%~75%狭窄33段,75%~100%狭窄为16段。CTCA和MRCA评估显著性狭窄一致性比较。对CTCA和MRCA检出显著性狭窄的冠状动脉总节段数进行χ2处理,χ2=1.38,P>0.05,二者无差异。以CAG为参照,64层螺旋CTCA评价冠状动脉50%~75%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3%、93.73%、93.80%和97.69%,评价冠状动脉75%~10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7%、94.54%、89.80%和95.46%;3.0T MRCA评价冠状动脉50%~75%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40%、76.14%、66.09%、75.00%,评价冠状动脉75%~10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5%、83.33%、88.75%、80.00%。64层螺旋CTCA和3.0T MRCA判断50%~75%狭窄一致性为92.86%(26/28),Kappa=0.163,P<0.05;判断75%~100%狭窄一致性为95.24%(20/21),Kappa=0.185,P<0.05。
   结论:
   1.CTCA上显示的钙化斑块局部管腔狭窄程度高于CAG,CTCA高估钙化斑块局部管腔狭窄程度。64层螺旋CTCA在显示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对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检出准确率高于3.0T MRCA。
   2.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斑块局部管腔狭窄程度方面3.0T MRCA对64层螺旋CTCA具有互补作用。
   3.64层螺旋CTCA可作为临床冠状动脉疾病筛查的首选方法,但是高场强MRCA由于具有无辐射、无需造影剂即可进行冠脉成像,可“一站式”了解心脏解剖及功能分析,在临床上仍会备受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