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管理和社会风险保障机制探讨
【6h】

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管理和社会风险保障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管理问题的提出和现状

1.1.1 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1.1.2 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现状

1.2 房地产项目风险保障机制问题的提出和现状

1.2.1 风险保障机制的作用

1.2.2 我国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和风险保障机制现状

第2章 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策划

2.1 合同策划理论概述

2.1.1 合同策划概念

2.1.2 合同策划重要性

2.1.3 合同策划依据

2.2 房地产项目业主施工合同策划内容

2.2.1 工程承包方式和范围

2.2.2 招标方式的确定

2.2.3 合同条件的选择确定

2.2.4 合同种类的选择确定

2.2.5 重要的合同条款的确定

2.2.6 其他问题

第3章 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的实施控制

3.1 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组织结构

3.2 房地产项目招投标阶段施工合同控制

3.2.1 招标文件

3.2.2 最优投标价与评标机制分析

3.2.3 合同价款约定分析

3.2.4 合同文本分析

3.3 房地产项目实施阶段施工合同管理控制

3.3.1 合同实施过程中业主控制的焦点

3.3.2 合同实施的控制

3.3.3 合同评价

第4章 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变更管理

4.1合同变更原因

4.2 合同变更的有效管理措施

4.3 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4.3.1 设计变更管理

4.3.2 工程签证管理

4.3.3 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管理的措施

第5章 房地产项目合同索赔管理

5.1 索赔和索赔起因

5.1.1 索赔概念

5.1.2 索赔的起因

5.2 索赔证据

5.2.1 索赔证据的基本要求

5.2.2 索赔常见的证据类型

5.3 业主合同索赔目标和方法

5.3.1 索赔目标

5.3.2 业主索赔谈判方法和技巧

5.4 业主合同索赔管理的结构和流程

5.4.1 方针和策略

5.4.2 索赔工作结构框架

5.4.3 业主索赔工作流程

第六章 房地产项目工程风险管理

6.1 风险概述

6.1.1 风险的定义

6.1.2 工程项目风险

6.1.3 工程项目风险事件及其后果

6.2 风险管理概述

6.2.1 风险分析

6.2.2 风险控制

6.3 房地产项目工程风险管理

6.3.1 房地产项目工程风险管理的特点

6.3.2 房地产项目工程风险管理的要求

6.3.3 房地产项目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

6.3.4 房地产项目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管理

第7章 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风险社会保障机制

7.1 工程保险

7.1.1 工程保险概念

7.1.2 工程保险种类

7.2 工程担保

7.2.1 工程担保概念

7.2.2 工程担保种类

7.3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风险保障机制

7.3.1 香港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

7.3.2 英国工程保险制度

7.3.3 美国的工程保证担保制度

7.4 设计具有我国工程保险特色的险种

7.4.1 工程保险设计原则

7.4.2 我国现阶段工程保险险种设置

7.5 我国推行工程质量保险的作用

第8章 关于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管理和风险保障机制建设的建议

8.1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8.2 开展我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应解决的问题

8.3 解决我国工程保险存在的问题的一些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现有建设工程合同的剖析以及对房地产企业所应承担责任的研究分析,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先进实践的基础上,使房地产企业能合理规避工程合同风险,享受规范的合同管理机制和保障体制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带动我国整个房地产建筑业市场的规范运作。并为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合同管理模式和风险保障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内容:以我国现有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为背景,通过分析研究房地产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来探讨分析建立房地产项目工程合同管理机制和保障体制的重要性。以现有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基本内容为基础,并结合有关司法解释,通过正确理解和确定合同内容,使房地产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确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分析现有房地产企业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现状,从建立合同管理机制出发,探讨房地产企业的合同管理机构、合同管理人员、合同管理程序、以及政府行政部门对合同管理的监督机制问题。通过分析现有工程建设合同保障中存在的一些现状,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引入和完善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和建设工程保险制度等一些合同风险保障制度,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合同风险保障体制。
   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和发展方向提出简要的建议和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