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公平公正视角的城市更新机制研究
【6h】

基于公平公正视角的城市更新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面临城市更新的迫切需要

1.1.2 国家发展观念对城市更新提出的要求

1.1.3 城市社会发展对城市更新提出的要求

1.2 研究对象界定

1.3 既有研究概况

1.3.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3.3 评述

1.4 研究视角与方法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和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城市更新整体分析研究框架构建

2.1 城市更新整体分析框架视角与内涵

2.1.1 城市更新整体分析的视角

2.1.2 城市更新整体分析的理论框架构建

2.1.3 城市更新P-B-P整体分析框架

2.2 城市更新利益分析

2.2.1 利益类型分析

2.2.2 城市更新利益分析

2.3 城市更新参与者分析

2.3.1 城市更新参与者区分

2.3.2 城市更新参与者分析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前城市更新过程参与者权力地位解析

3.1 城市更新参与者权力分析框架

3.1.1 权力的维度

3.1.2 决策影响力维度

3.1.3 市民组织与市民决策影响力

3.2 中国社团组织:赢弱的影响力

3.2.1 中国当前社团组织分析

3.2.2 社区居委会:政府的附和者

3.2.3 小区业主委员会:力不从心的发言人

3.2.4 政府型社团:视政府脸色的行动者

3.2.5 非政府组织:力量虚弱的行动者

3.3 地外型个人:“虚弱”的同情者

3.3.1 地外型个人的决策影响力分析

3.3.2 地外型个人的权力地位分析

3.4 在地型个人:忐忑的接受者

3.4.1 在地型个人的决策影响力分析

3.4.2 在地型个人的权力地位分析

3.5 开发商:城市更新的主要执行者

3.5.1 开发商的决策影响力分析

3.5.2 开发商的权力地位分析

3.6 区域政府:力不从心的监督者

3.6.1 区域政府的决策影响力分析

3.6.2 区域政府的权力地位分析

3.7 地方政府:少有制约的决策者

3.7.1 地方政府的决策影响力分析

3.7.2 地方政府的权力地位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前城市更新参与者利益博弈特征解析

4.1 地方政府排他性利益获取与利益冲突分析

4.1.1 城市更新中地方政府的排他性利益获利

4.1.2 城市更新中地方政府自利性与利益冲突

4.2 开发商排他性利益获取与利益冲突分析

4.2.1 城市更新中开发商的排他性利益获利

4.2.2 城市更新中开发商自利性与利益冲突

4.3 在地型个体排他性利益获取与利益冲突分析

4.3.1 城市更新中在地型个体的排他性利益获取

4.3.2 城市更新中在地型个体的利益获取困境

4.4 当前城市更新中参与者利益博弈特征思考

4.4.1 城市更新中各参与者利益关系

4.4.2 城市更新中公共利益的保障

4.4.3 产权变更中公共利益目的认定

4.4.4 产权变更中在地型个体利益的保值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前城市更新产品供需满足公平度解析

5.1 市场导向与当前城市更新产品的供需特征

5.1.1 当前社会阶层分化与消费分层

5.1.2 消费社会与消费主导

5.1.3 当前城市更新中产品在消费导向下的“绅上化”

5.2 使用规则与当前城市更新产品供需特征

5.2.1 生理因素差异与空间特征需求

5.2.2 文化心理因素差异与空间特征需求

5.2.3 当前城市更新产品的供需存在模式设计缺陷

5.3 城市更新产品公共性与和当前公共财力配置特征

5.3.1 公共物品与城市更新公共性判断

5.3.2 公共相对性与城市更新中公共财力配置

5.3.3 当前城市更新中公共财力配置存在的缺陷

本章小结

第6章 公平公正城市更新之路:多元利益声张平衡

6.1 多元利益声张平衡的城市更新机制特征思考

6.1.1 多元利益声张平衡的交流途径构建

6.1.2 多元利益主体的决策影响力框架构建

6.2 多元利益声张平衡的多元合作管理组级模式构建

6.2.1 目前城市更新组织管理模式不适应多元利益声张需要

6.2.2 多元利益主体合作的组织管理模式特征

6.2.3 多元合作平衡的城市更新组织管理模式

6.3 适应多元利益声张的城市更新规划设计改善

6.3.1 目前城市规划设计过程的缺陷和困境

6.3.2 适应多元利益声张的规划视角

6.3.3 适应多元利益声张的规划设计程序探索

本章小结

第7章 公平公正城市更新之路:利益持有的公平与效率平衡

7.1 基于公平公正的城市更新中参与者利益持有和获取框架思考

7.1.1 对当前城市更新中参与者利益博弈特征的思考

7.1.2 城市更新中公共利益提供的维护和保障

7.1.3 基于公平公正的在地型个体的利益保障

7.1.4 如何促进城市更新行动的达成

7.2 利益平衡的产权制度建设探索

7.2.1 对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安排的反思

7.2.2 国外产权制度安排的启示

7.2.3 公平公正的产权征收制度的建构

7.3 公平与效率平衡的城市更新实施模式探索

7.3.1 公平与效率平衡的城市更新实施模式思路

7.3.2 公私合作的城市更新实施方式探索

7.3.3 基于选择性激励的城市更新多元调控手段探索

本章小结

第8章 公平公正城市更新之路:面对多元需求引导产品供需公平

8.1 面对产品供需不公的关键群体构建

8.1.1 现状规划缺乏对群体受惠不公的关注

8.1.2 英国城市规划中的“关键群体”分析

8.1.3 我国城市更新中的“关键群体”分析

8.2 引入社会规划完善城市更新规划

8.2.1 目前我国城市更新规划中存在“社会性”分析缺陷

8.2.2 西方国家中社会规划的发展

8.2.3 我国城市更新中社会规划研究探索

8.3 引导多元需求供需公平的规划措施探索

8.3.1 多元需求公平与城市更新项目预审制度

8.3.2 社会空间分异与混合居住模式探索

8.3.3 基于社会公平的区域间利益补偿措施探索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就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市场条件下,面临社会阶层分化、多元化社会需求、利益集团介入等挑战,传统城市更新机制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而需要调整变革。论文结合公共选择理论、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元学科的成果,以集团利益分析为切入点,构建了社会集团差异和利益多元的多维分析视角,充分认识到城市更新中结果的多重特征,并结合过程和程序对结果的重要性,以公平公正为利益平衡和协调的原则和基石,从“过程”至“结果”的城市更新全过程提出了PBP分析框架,提出从城市更新决策过程和程序(Process)的公平公正、城市更新中利益或利润分配(Benefit)的公平公正和城市更新产品和服务供应(Product)供需满足的公平公正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对城市更新进行整体层面研究的分析框架。
   论文通过对城市更新的决策过程和程序、集团利益分配和产品服务供需关系的深入分析,从公平公正角度,指出城市更新决策过程应注重多元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和声张,关注不同集团的决策过程影响力和议事日程安排影响力的平衡和制约;在城市更新中各集团的利益获取和持有应以不牺牲其他集团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代价,使得自身正当利益最大化追求和公共利益协调发展,公平与效率相平衡;城市更新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应考虑多元社会需求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差异需求和供应平等,考虑城市更新对不同群体造成的影响差异和受惠平等。以此作为基于公平公正视角城市更新机制的特征和目标,结合我国的城市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环境,从城市更新规划管理、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式、城市更新实施方式和相配套的制度建构等方面综合探讨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更新规划机制。在城市更新规划管理上,基于公众参与下的权力约束平衡要求,提出了城市更新项目预审制度、城市更新项目审核以在地型个体意愿为基础的核准制度、多元合作的城市更新管理组织模式等措施。在城市更新规划编制上,提出了政策制定分析的优先关注对象关键群体、社会规划内容的引入、适应多元利益声张的规划设计改善等措施。在城市更新实施方式上,探讨了基于“刺激性激励”的调控手段和公私合作模式。在配套制度建构上,从产权征收决定权、赔偿标准和产权调整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产权制度安排改革措施;从社会公平角度探讨了混合居住模式,提出了区域间利益补偿等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