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校本管理在我国公立小学的适应性研究——论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与建构
【6h】

校本管理在我国公立小学的适应性研究——论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与建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引论

第二章校本管理的内涵及实践发展综述

第三章校本管理实施中的学校组织建设

第四章校本管理实施中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

第五章结语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学校管理情况调研问卷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对校本管理研究的热潮。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开始接触校本管理,并开始研究并实践形式各样的学校自主管理模式,出现了不少冠以“校本”名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但学校自主管理的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中高等院校及私立中小学,纠其原因是这些学校具备一定的办学自主权。然而教育管理改革的征程中也必然少不了广大公立学校的参与。据此,笔者以公立学校为研究对象,在我国现有外控式“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下,探索适应公立小学的校本管理模式。文章主要通过对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构建适合公立小学实际的结构模式,旨在为学校改革作出参考。 文章总体上分为导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论述了笔者开展本研究的缘起、目的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在回顾校本管理在国外以及我国的发展、流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已有研究实践经验,分析并总结了我国对校本管理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同时对本文中涉及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等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 本论部分主要从学校的组织保障和内部环境保障两个角度开展研究,以探索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与建构。在我国公立小学中实施“以校为本”的管理需要明确学校组织的功能以及结构的调整目的和原则,并建立适应多方参与校务管理的组织结构,建立有利于管理信息共享的组织体系。同时,为了保障结构调整的效果还需辅以内部环境的调整。不同于传统外控式管理模式,校本管理模式中参与的人员更多。这就需要明确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管理角色的职责和要求,并思考这些角色建立的策略,同时建立责任机制、校务公开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在公立小学中顺利实行以校为本的自主管理模式,还离不开学校的外部环境保障。本文因此还在结论部分阐述了学校实行校本管理的外部环境保障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