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下意象图式影响垂直性空间隐喻表达式理解的实验研究
【6h】

上-下意象图式影响垂直性空间隐喻表达式理解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实证研究

第四部分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莱科夫等人提出,空间概念是建构和理解抽象意义的重要概念之一,大多数抽象思维是建立在以意象图式的隐喻性映射为基础的空间思维上。 空间隐喻中存在以上-下空间方位概念为始源域,向其他认知域或目标域进行映射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认知方式,我们称其为垂直性空间隐喻。国内外研究者通过语言记录发现借助于垂直性空间隐喻的上-下意象图式映射进行建构和理解的抽象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表达出来,我们称其为垂直性空间隐喻表达式,这些抽象概念涉及到状态、数量、社会等级、时间等,其映射规律为“积极的为上、消极的为下”。但我们需要运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来验证此图式及其映射的心理现实性,即我们的概念系统中的确存在对建构和理解某些抽象概念起作用的上-下意象图式。本次研究的假设是,被试在理解这些抽象概念时,如果上-下意象图式被激活理解产生了影响,那么表明我们的概念系统中的确存在该意象图式。 考虑到思维发展状况,被试的选取为幼儿园中班、小学三年级、初一、高一共四个年级儿童,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1)实验一的被试为学龄期三个年级的儿童,让他们阅读内容为具有上述抽象意义的物体上下方位摆放的句子,这些句子一半符合上-下图式,一半不符合。其结果为被试阅读符合上-下图式句子的反应时明显低于不符合上下图式的句子(2)实验二的被试为学龄前的中班儿童,借助于实物让儿童对给出的成对物品进行上下位置的摆放,并让其回答摆放理由,儿童将积极性物品摆在上面的回答显著多于将消极属性物品摆在上面的回答。 研究结果表明上-下意象图式的确存在于我们的概念系统中;并且幼儿园中班的儿童就已经具有该图式;虽然被试思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对这些抽象概念进行理解的认知模式却是一致的,这表明通过意象图式映射来组织和理解抽象概念是十分重要和基本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