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老土地”与“新生活”之间——路遥小说中的城市与乡村
【6h】

在“老土地”与“新生活”之间——路遥小说中的城市与乡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乡村”的变迁与“人生”意义的转换

第二章眺望城市的灯火

第一节“城市梦魇”与“乡村乌托邦”——被抛弃者的故事

第二节从进城到回乡——抛弃者/被抛弃者的故事

第三节无法回归的乡村——乡村青年的都市体验

第三章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第一节城市生存

第二节无法前行的英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1980年代是“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年代,也是中国城乡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代。探讨新时期以来城乡关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一历史境遇中农村青年的命运,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课题。路遥的大部分小说都是围绕农村知识青年进城这一话题展开的。本文以路遥讲述农村青年进城的小说为分析对象,梳理出路遥小说中城市、乡村形象的变迁过程,从“文学中的城市/乡村”这一角度来探讨路遥对城市、乡村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 全文分三章。第一章分析《人生》中呈现出的乡村形象,对比传统社会主义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乡村形象,揭示乡村形象的变迁与小说主人公“人生”意义的转换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许多传统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乡村是一个能够找到“人生”意义的空间;而到了《人生》的年代,由于消除城乡差别的努力被放弃,高加林们的“人生”意义不再是在乡村战天斗地,而是过上城市生活。 第二章着重分析《平凡的世界》之前的路遥小说,梳理出路遥小说中城市/乡村形象的变化轨迹。笔者认为,路遥对乡村/“老土地”所负载的情感、价值有着深切的认同,但他同时看到城市/“新生活”正以强大的力量冲击着乡村。面对这样的矛盾,路遥构想了“想像性解决”的方案:我们在走向“新生活”的同时,“老土地”上的情感、价值也应该充满活力地融入到“新生活”当中。但路遥很快明白,这种折中的现代化想像很难实现:“老土地”被抛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命运,纵然“新生活”并没有想像得那样美好。 第三章分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进城经历和最后的归宿。路遥已经痛苦地看到“老土地”不可避免的厄运,但他仍然试图通过孙少平来证明“老土地”在“新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既保持质朴的乡村情感又渴望城市的人物孙少平,实际上是路遥按照他折中的现代化想像构想出的人物。但是,路遥在最后还是放逐了孙少平。通过孙少平,路遥已经看到了“老土地”及其负载的情感、价值只能在城市的倾轧之下,一步步退后,退到历史之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