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历时与共时的并存
【6h】

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历时与共时的并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学术研究综述

第一章《文学批评理论》的外部研究

第一节本书的编纂背景

第二节《文学批评理论》:历时态与共时态的并置

第二章《文学批评理论》的内部研究

第一节主题的划分与“文学的问题”

第二节“批评理论”和文学理论

第三章《文学批评理论》的示范性

第一节“可理解的比较”

第二节架构与手法的示范性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从历时态的纵向看,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作古代、近现代、当代几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又流派纷呈。从共时态的横向看,文论作为研究文学普遍规律的学科,各时代、各流派的之间不应该是完全对立甚至割裂的。西方文论选是研究西方文论的著作类型之一,在选文的编排上,通常依据文论史脉和作家年代为序。英国文论家拉曼·塞尔登编著的《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打破了这种惯例,以文论的主题或论题来编纂。在同一个主题或论题下,不同时代文论家的相关论述历时排序;而将不同的主题或论题共时并置,形成彼此的参照。“历时”和“共时”得自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这对术语通常作为一种方法论出现在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著作或论文中。本文用这两个看似对立却又交织的词语,来探讨《文学批评理论》这部文论选著作的编写观念和方法论意义。 《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的英文原著书名“The Theory of Criticism: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直译为中文应该是“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文学理论和批评理论的异同和联系是什么?这部书在编选体例上的特色对西方文论研究又有何启迪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一书的内、外研究,努力回答以上问题,进而从积极的方面探讨这部文论选著述在学术方法论上的示范性。如编者塞尔登在序言中所说,“我们只要采取一种比较的、历史的研究方法,就不难理解它们之间相对的非连续性。”“问题和答案是随历史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然而,连续性和对立存在的机遇一样多。某些特别的传统生存下来或者获得了加强,而另一些传统却长久地消失了,但却有可能随着新思潮使它们重新获得功用而在未来的什么时候复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