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现状与教育对策
【6h】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现状与教育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背景综述

1.1问题由来

1.1.1农民工出现,留守儿童增多

1.1.2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凸现

1.2国内外有关研究

1.2.1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

1.2.2关于社会适应的研究

1.3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1.4研究框架

第二章问题提出

2.1概念界定

2.1.1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2.1.2社会适应的概念界定

2.2研究假设

2.3研究意义

2.3.1现实意义

2.3.2理论意义

第三章现状研究

3.1研究对象

3.1.1问卷调查对象

3.1.2访谈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问卷法

3.2.2个案访谈法

3.2.3文献分析法

3.2.4参与观察法

3.3研究过程

3.3.1问卷调查过程

3.3.2个案访谈过程

3.4资料处理

3.4.1调查数据处理

3.4.2访谈资料处理

3.5调查结果

3.5.1被试的学习适应状况

3.5.2被试的自尊状况

3.5.3被试的人际关系状况

3.6访谈结果

3.6.1学习适应方面

3.6.2自尊状况

3.6.3人际关系方面

3.7分析与讨论Ⅰ: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

3.7.1学习适应方面:学业发展明显落后

3.7.2自尊方面:失落自卑、自控能力不强、焦虑任性、成就感低

3.7.3人际关系方面:关系失调、脆弱孤僻、主观偏见

3.8分析与讨论Ⅱ: 留守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

3.8.1家庭因素:父母外出务工亲子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3.8.2学校因素: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

3.8.3社会因素:对留守儿童问题缺乏相应措施

3.8.4自身因素

第四章对策思考

4.1对家庭的建议:加强沟通交流与监管

4.1.1亲子之间应经常保持沟通

4.1.2选好临时监护人作托管对象

4.1.3为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4.2对学校的建议

4.2.1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4.2.2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鼓励和帮助

4.2.3农村学校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3对社区的建议:加强社会关注,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氛围

4.3.1加强宣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4.3.2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

4.3.3建立农村社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组织

4.3.4大力提倡举办留守儿童监护入学校

4.4对政府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作为社会转型中的一个新的社会现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开始受到政府、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相比较而言,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的现状和起因以及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儿童的教育、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带来的影响的研究居多,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试图对这一重要但至今仍未受到充分重视的问题上作一探讨,主要是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问题尤其是学习适应、自尊状况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现状、并分析原因及提出教育对策。 调查样本来自安徽省枞阳县会宫乡的四所初中,通过自编问卷和儿童自尊量表就学习适应、人际关系和自尊状况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并通过访谈对若干个案进行了分析,以求从量和质两个角度探究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着问题;学习适应方面,学业发展明显落后;自尊方面,失落自卑、自控能力不强、焦虑任性,成就感低;人际关系方面,关系失调,脆弱孤僻,主观偏见;只有少数留守儿童深切理解父母的不易和家庭的困境显得格外早熟,发奋读书、成绩优异、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懂得感恩,表现出较好的社会适应。 本研究认为,留守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指出,要从根本上缓解乃至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难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加强亲子沟通交流与监管;加强学校教育,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加强社会关注,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氛围;强化政府职责,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