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秦汉符信制度研究
【6h】

秦汉符信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秦汉符信制度概述

第二节秦汉符信制度研究学术史

第三节本文研究思路和力求突破的问题

第二章秦汉的节

第一节节的概述

第二节节的形制

第三节节的使用制度

第三章秦汉的虎符

第一节虎符概述

第二节虎符的出土情况和文献记载

第三节虎符的形制

第四节虎符的使用制度

第四章秦汉的竹使符

第一节竹使符的形制

第二节竹使符的使用制度

第五章秦汉的信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津关出入符

第三节行事符

第四节符的使用制度

附 直符

第六章秦汉的传

第一节传的形制

第二节传的使用制度

第三节传舍和传食

第七章秦汉的传信

第一节传信的形制和使用制度

第二节传车

第八章秦汉的其它信用物

第一节棨

第二节繻

第三节过所

第四节致与“致籍”

第九章主管符信的官员

第一节中央主管符信的官员

第二节地方管理符信的官员

结语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我国古代秦汉时期形成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为有效维系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形成了庞大的军事、行政系统,如何有效管理这一庞大的军事、行政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在有外来入侵或者发生内乱时,军队调动、政令下达、关津守护,均需要有信用物来传递信息。这些信用物学术上称之为“符信”,秦汉年间的符信制度的发展已相当完备,并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当时的符信主要有节、虎符、竹使符、符、传、过所、棨、繻等。它们在形状、质地、表面的文字格式以及使用制度上都各不相同,同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们之间有相互联系和继承的关系。 近年来大量简牍资料的出土和整理为符信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今人对秦汉符信制度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有许多论文与专著问世,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缺少对整个符信系统的把握,或仅言形制,不谈制度;或仅言一种或几种秦汉的符信,而没有整个符信制度的描述。另外对于相同的史料,各家也见解不同,分歧较大。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以上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力求分析符信在秦汉年间使用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希望能够促进这一课题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