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中小学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内部动机和目标定向研究
【6h】

上海市中小学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内部动机和目标定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前言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1研究的目的

2.2研究的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外研究现状

3.2国内研究现状

4研究的理论基础

4.1动机理论的新方向——自我决定理论

4.2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第二章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2.2访谈法

2.3数理统计法

2.4问卷调查法

3研究工具

3.1内部动机问卷

3.2运动情境动机量表

3.3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

3.4身体自我描述问卷

3.5问卷的维度说明

3.6关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4研究过程

4.1预实验

4.2问卷调查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1统计描述

1.1全体被试者在所有维度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描述

1.2全体被试在各维度上的相关系数分析

2全体被试者在各维度上关于性别、年龄、年级的差异检验

3目标定向的聚类及其与身体自我描述的关系

3.1目标定向的聚类

3.2所有被试者目标定向的取向和所占的比例

3.3目标定向与身体自我描述的关系

4四类目标定向与各维度的性别、年龄等情况及相关关系

4.1低任务高自我定向者在性别等方面各维度的情况及各维度的相关关系

4.2高任务低自我定向者在性别等方面各维度的情况及各维度的相关关系

4.3低任务低自我定向者在性别等方面各维度的情况及各维度的相关关系

4.4高任务高自我定向者在性别等方面各维度的情况及各维度的相关关系

5四类目标定向在性别等方面各维度的差异及各维度相关关系比较

5.1四类目标定向在性别、年级、年龄方面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5.2四类目标定向在内部动机和身体自我描述方面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6内部动机、目标定向、身体自我描述方面各维度的因子分析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1结论

2研究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建议

3.1设置适宜的目标,注意个体的差异

3.2提高体育活动的兴趣

3.3给予积极的信息反馈

3.4进行必要的归因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自我决定理论和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做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了阐述。同时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中小学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内部动机和目标定向进行了研究。 为了使问卷更适用于中小学学生,本文中所涉及的《内部动机问卷》、《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运动情境量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都进行了重新的修订,通过检验显示,它们都具有比较稳定的内部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该年龄段中小学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兴趣,且男生在内部动机、目标定向和身体自我描述方面都要优于女生。男生更多的是在内部动机的促使下选择参与体育活动。 2、压力/紧张是内部动机、任务定向的负预测指标,它的增大会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下降。 3、在内部动机、目标定向和身体自我描述方面的大部分维度上都存在着性别差异,且男生都比女生强烈。 4、该年龄段的中小学学生在内部动机和目标定向上的年龄差异并不明显,但在兴趣、主观选择、内部动机、身体素质上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5、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存在着交互关系,一个个体身上同时存在两种定向,但这两种定向的水平是不同的。通过聚类分析共得出四类目标定向:1-低任务高自我定向、2-高任务低自我定向、3-低任务低自我定向、4-高任务高自我定向。该年龄段的中小学学生大部分是持高任务高自我定向。 6、不同的目标定向者在内部动机、目标定向和身体自我描述方面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的倾向是不同的。 7、不同的目标定向者他们的能力知觉和努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是这种正相关关系的程度是不同的,它随着任务定向的减弱而下降,这说明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者在看待能力和努力这两方面是不同的。 8、将内部动机、目标定向和身体自我描述方面的所有维度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共有三个因子被提取,这三个因子可以解释所有维度的大部分。第一个因子变量基本上反映了主观能力、自我定向、体育活动、体育能力、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素质各维度;第二个因子变量反映了兴趣、努力、主观选择、价值、任务定向和内部动机:第三个因子变量反映了压力和健康两个维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