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冯契先生的“自由德性”理论
【6h】

试论冯契先生的“自由德性”理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第一章何谓自由德性

1.1“自由德性”概念的界定

1.1.1第一层涵义:对有限生命的超越

1.1.2第二层涵义:主体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1.2冯契“自由德性”的概念

1.2.1自由劳动是自由德性的基础

1.2.2自由个性是自由德性的根本特征

1.3冯契“自由德性”概念在其理论中的地位界定

第二章 自由德性如何能得

2.1冯契论自由德性如何能得的理路:转识成智

2.1.1在实践的基础上求穷通

2.1.2转识成智的具体途径:理性直觉

2.2冯契与冯友兰、牟宗三关于成人之道及实现途径的差异之比较

2.2.1冯友兰的圣人人格及“负的方法”

2.2.2牟宗三的真人人格及智的直觉

第三章冯契“自由德性”理论的特征及现实意义

3.1理论特征

3.1.1合乎社会历史规律和合乎人性发展的统一

3.1.2自觉与自愿的统一

3.1.3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3.1.4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2现实意义

3.2.1提出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新人格——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3.2.2指出了培养理想人格的有效途径

结 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非常丰富的培养理想人格的学说,具体分为两个问题:何谓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是什么?先秦时期,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首先在儒家和道家之间产生了很多的分歧,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而道家提倡真人。相应的,在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上,儒家强调学习、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而道家则持放任自然的态度,强调绝圣弃智。以后汉唐至宋明,何谓理想人格和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这两个问题也继续得到了深入的探讨。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同时哲学上也发生了一次深刻的革命。近代思想的标志就是具有了新人的观念,很多进步思想家提出了培养“新人”的学说,这正是对正统儒学圣人理想的否定。进入现代社会,在物质生活日新月异的背后,人们依然在探寻“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现代新儒家以复兴儒学为己任,依然提倡圣人人格。但是他们的理想人格重在人的内在心性向度上,忽视了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因此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华东师范大学已故教授冯契先生对传统哲学智慧有着执著追求,生前完成他的哲学体系的建构,留下“智慧说三篇”,围绕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系统论证了人们可以通过转识成智成就自己的自由德性。冯契明确把“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纳入广义认识论,认为人们通过化理想为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了科学、道德和艺术,改变了现实世界的面貌,同时也发展了自我,培养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德性。冯契关于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学说具有时代特色和个人的理论魅力.自由德性是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至高追求,无论是儒家的“圣人”还是道家的“真人”所要达到的都是自由境界,造就自由的德性。自由德性的问题也就是现时代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何谓自由德性,培养自由德性的途径是什么。冯契的自由德性理论既丰富了现时代培养理想人格的学说,又对社会现实有着指导意义。 笔者从冯契的“自由德性”概念出发,层层论述了“何谓自由德性”、“自由德性如何能得”、“冯契先生的自由德性理论的特征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冯契的“自由德性”理论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的结晶,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自由德性”概念具有极其鲜明的理论特色,一是,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上,自由德性首先在于自由劳动;二是,要培养自由与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人格,自由德性必然落实在自由个性的终极目标上。第二,冯契在培养自由德性的途径这个问题上提出了理性直觉与辩证综合、德性自证相统一的转识成智的思路。其中理性直觉作为实现自由德性的关键之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既与中国传统的直觉思想有联系,又具有理论上的特质,是建立在感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渗透了理性的感性活动。通过与冯友兰和牟宗三关于成人之道及实现途径的理论相比较,冯契的理性直觉的实践性品格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出来。第三,冯契的“自由德性”理论是理论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又符合时代精神,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其中,理论特征表现在:合乎社会历史规律和合乎人性发展的统一、自觉与自愿相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冯契的理论特色在于非常注重实践的品格,注重现实的自由个性的培养,因此基于理论上的创新,其现实意义就表现为:提出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新人格即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指出了培养理想人格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