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港台电影新浪潮运动及其所塑造的产业模式的比较
【6h】

港台电影新浪潮运动及其所塑造的产业模式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电影媒体的本质特性与电影产业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电影媒体的本质特性

第三节电影媒体与电影产业

第二章香港电影产业与香港电影新浪潮

第一节50年代后期“邵氏”和“电懋”大制片场模式的兴起

第二节70年代末制片模式的转变

第三节90年代后期产业的衰落

第四节香港电影新浪潮兴起的背景

第五节香港电影新浪潮兴起的历程

第三章台湾电影新浪潮

第一节 台湾电影简史(5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期)

第二节 台湾电影新浪潮兴起原因分析

第三节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历程

第四章 港台两地电影新浪潮运动的对比和启示

第一节商业力量影响香港电影产业的方式

第二节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启示

第三节对内地电影产业制度的启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大陆地区影视制作市场逐渐开放,影视作品生产机制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影视制作产业应当如何构建,应当以何种现存模式为榜样,或者应当如何在某种现存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这些恐怕都是当前需要迫切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其中,港台两地由于地缘、文化、政治经济关系等各个方面同大陆地区的关联,在当前大陆地区为电影产业机制转型寻找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板时,自然会成为重要的参照对象。在港台两地影视产业发展的历程中,两地分别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发生的“新浪潮”运动最为引入注目。同时,新浪潮运动也是两地产业机制变化和成型的关键点,一定意义上说,新浪潮奠定了未来数十年内两地电影产业的发展路径。因此,本文拟以两地新浪潮运动的现象、渊源、实质为核心,深入探讨港台两地产业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结局,最终为我国当前影视产业所面临的真正问题提出一种可能的思考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