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中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6h】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中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术界关于群体性事件和利益表达问题研究的现状

(二)国内学术界关于群体性事件和利益表达问题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群体性事件与利益表达机制的理论概述

一、群体性事件概述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类型

(二)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三)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二、利益表达机制概述

(一)利益的内涵

(二)利益表达及价值

(三)利益表达机制的诠释

三、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关系分析

(一)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二)群体性事件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关系分析

第三章 我国群体性事件中民众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利益表达主体自身的缺陷及原因

二、利益表达客体存在的缺陷及原因

三、利益表达方式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四、利益表达渠道存在的缺陷及原因

五、利益表达效果不明显及原因

第四章完善民众利益表达机制以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一、国外构建利益表达机制以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有益经验

二、我国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以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具体措施

(一)培育合格的利益表达主体

(二)促使利益表达客体切实履行职责

(三)提升民众利益表达方式的理性化程度

(四)畅通并创新利益表达渠道

(五)构建利益表达效果的评价反馈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群体利益分化日益显著,同时,民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利益意识逐渐觉醒。在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中,民众努力维护并促进自身的利益成为必然,但部分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在维权过程中常常采取一些过激或非法的行动,导致矛盾冲突加剧、群体性事件频发,不仅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侵蚀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制约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预防和消除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亟需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从利益表达角度看,现有利益表达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是导致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着以下诸方面的问题:利益表达主体的能力不足,法治意识淡薄;利益表达客体职能混淆,责任意识缺失;利益表达方式有效性不足,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方式并存;利益表达渠道不畅、不足;利益表达效果不明显,利益表达效果考核制度不完善。
   针对现有民众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通过提高利益表达主体的表达能力、增强其法治意识等措施培育合格的利益表达主体;科学界定利益表达客体的职责并强化其责任意识;提高利益表达方式的有效性,将其纳入制度化轨道;畅通和创新利益表达渠道;构建以政府绩效评估及问责制度为主的利益表达效果评估制度。促进利益表达机制各组成部分的良性互动。据此构建起有效的民众利益表达机制,使民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有效的表达,督促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民众反映的社会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以预防和消除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