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他者的风景——浅析台湾美术展览会中的“地域色彩”
【6h】

他者的风景——浅析台湾美术展览会中的“地域色彩”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台湾美术展览会的“台湾”形塑

1.1 台湾美术展览会的缘起和趣旨

1.2 “地域色彩”理念的提出

1.3 展评的视角

第二章 关于台湾美术展览会中“地域色彩”的个案研究

2.1 南国风物--东洋画部中的地方色彩

2.2 高砂图景--台湾原住民题材的绘画

2.3 日、台籍画家“地域色彩”创作之比较

第三章 从“地域色彩”窥探近代台湾美术本土化的雏形

3.1 “本土”与“地方”之辩

3.2 困扰与探索--台湾人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萌动

3.3 “地域色彩”对近代台湾乡土美术的影响与展望

结论、后记、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1927年创设的台湾美术展览会,一般简称为“台湾展”或“湾展”,其形制乃是模仿1907年以后开设的文展、帝展等官展。由于1937年曾停办一年,且前后期的主办单位不同,回数也不连续,为了分辨这两个阶段,故有“台展”(十回)和“府展”(六回)之称。
   创办台湾美术展览会的目的并非单纯提高岛内美术创作的水准,事实上,举办美术展是总督府广义社会教育的一环。正如第一回台展前,文教局局长石黑英彦发表的谈话中提到:“(此展览会)划时代之成就将为本岛美术界添加激奋与光彩,为岛民生活提供趣味和品质,另一方面则广泛地向社会介绍蓬莱岛的人情、风俗等事情。藉此提供我台湾之地位,则相信本会创立之意义亦更深一层。”并进一步说明,“更期待作品逐渐大量地取自台湾的特征,发扬所谓湾展的权威。”这里所谓台湾的特征也就是以后台湾美术展览会不断地提出“地域色彩”的来由。藉着台湾美术展览会,除了提供岛民生活娱乐,更要发表介绍台湾风土人情特色的作品,以便向日本乃至世界宣扬台湾的治绩,提高台湾的地位,这才是台湾美术展览会的根本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台湾美术展览会中具有“地方特色”和“南国色彩”的绘画作品进行例举分析,还原日据时期台湾美术的核心理念——“地域色彩”(LocalColor)的具体样貌。第二章节探研的两部分内容,即台湾美术展览会中东洋画部对地域风情的执着以及部分画家对原住民题材的热衷,都是“台湾展”所倡导的“地域色彩”的典型表现。很显然,在展会官方追求“地域色彩”的过程中,视觉的传达一直位居重要媒介,而画家的角色,一会儿是宣传台湾的旗手,一会儿是建构台湾风景观的参与者。这些观察台湾的视觉经验对于台湾美术展览会“地域色彩”的追求而言,虽然其主要作用并非在于提供一个固定的台湾形象,但是在解放台湾“本土意识”这一点上,却具有重要的先验性意味。本文的第三章节试图从地域性观念和文化角度探讨“本土”和“地方”两个概念在台、日艺术家眼中的认知差别,并且论述了台湾人画家在创作官方所要求的“地域色彩”绘画时所面临的主体性构建之困扰及其本土化的初步尝试。可以说,世界上少有一个国家的艺术家在表达自我身份——内心想诉说真话的,与外在想呈现本我的,会像台湾那么充满曲折和显得无所适从。
   史学研究的目的,是在记录前人所做的事以及所发生的事情,以期与现时建立某种联系并提供借鉴。它不会因为时代的演变而丧失其价值,反而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更显珍贵。本论文希望抛砖引玉,有关台湾美术展览会的文献资料仍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整理,而类似的专题讨论,其意义便是让人们对近代台湾美术的缘起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线索并引发更深层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