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上海民间军火交易研究
【6h】

近代上海民间军火交易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伴随着上海的开埠,大量外来新生事物也涌入国门,军火是众多舶来品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的出现取决于上海便利的区位环境和开埠后沐浴“欧风美雨”的外部环境这两大诱因。上海的民间军火交易现象产生于晚清,尤其以小刀会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最为典型,这一时期民间军火交易的特点是围绕着租界进行,且数量较大。民初至抗战前的上海民间军火交易已经引起了上海市政府及租界当局的注意并采取了相应的管制措施,但成效不明显。战后的上海民间军火交易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有美式军火的品牌效应超过德式、台湾军火开始流入上海、单次民间军火交易数额急剧增多等。
   上海民间军火交易主要以枪械等个人能操作的小型单兵武器为主,且产品更新较快,基本上能代表国际最新军火制造水平。输沪军火主要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军火制造大国,且往往通过这些国家商人设立的洋行进入上海。参与上海民间军火交易的人主要有:无业游民、外籍人员、各类犯罪分子、战后遗留汉奸、驻沪中共地下党员、驻沪国民党军人等。本文通过对军火种类及参与人员的分析,考察军火交易与其他违禁物品交易的不同之处。
   从晚清开始,上海的华、租两界就开始有意识地控制民间的军火交易;民国年间随着民间军火交易形势的愈演愈烈,政府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惩治该类行为。上海解放之后,在人民政府雷厉风行的整治之下,民间军火交易现象逐渐消失。
   本文通过对上海民间军火交易现象及政府当局两方面的考察,探析民间军火交易的特性,分析其危害以及政府方面对此的举措,以期从一个侧面深化对民国上海社会的了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