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6h】

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综合实力及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上海市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双重任务。因此,探讨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同时,如何能促进就业,达到上海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理论的回顾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选取1978-2010年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采用相关系数矩阵、产业就业弹性、产业结构偏离度描述了上海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相互关系,从中发现:上海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迁过程基本满足配第--克拉克的研究成果。从相关矩阵分析结果来看,上海市第一产业作为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非常明显,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上升时,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产业就业弹性分析来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可作为以后发展的重点;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结果来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大于零,该产业仍然存在着部分闲置劳动力,有待于向其他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为负且趋近均衡;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偏离的频繁变动,表明第三产业人口的流动性很大。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在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上海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影响机制与关联效应。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份额的提升对于上海市整体就业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而第三产业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就业增长;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等破坏效应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最后将上海市就业问题置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提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增长的政策建议,力求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者充分就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