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汉语同素单双音节助动词比较研究
【6h】

现代汉语同素单双音节助动词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现代汉语中含有相同语素、意思相近的单双音节助动词的异同,选取了“该、应该、可、可以、能、可能”这六个较常用的助动词分三组进行考察。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具体包括以下四部分:
   一、“该”与“应该”的主观性差异及其习语化倾向。“该”的主观性大于“应该”;“该”与“会”、“是”可以通过形式否定组成“该不会”、“该不是”表示言者推断某事可能发生,有习语化倾向;而“应该”与“不会”、“不是”连用时,“不”仍然是否定副词,“应该不会”、“应该不是”表示言者推断某事不可能发生。
   二、“可”与“可以”的功能性差异及其语体特征。“可”和“可以”最显著的差别体现在语体差别上:“可”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只有在正反对举时才用于口语中。
   三、“能”与“可能”的情态差异及其句类选择。在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推测和估计时,“能”的确信度高于“可能”;在表示句子主语存在的可能性时,“能”表现出一种依据性。正因为这种依据性和客观性,“能”对句类的选择上也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疑问句最多、否定句次之、肯定句较少。
   四、单双音节助动词差异的进一步思考。第四章讨论了这三组助动词在构词能力、语体或文体差异以及与其他助动词连用情况等三方面的差异,并试图对“助动词+动词”结构关系这一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新看法。在构词能力方面,“该、可、能”中,“可”的构词能力最强,“能”次之,“该”最弱。在语体、文体差异方面,“能”与“可能”的语体、文体差异不明显;“可”与“可以”的语体差异最突出;“该”有比“应该”更适用于新闻标题这一细微的文体差异。在与其他典型助动词直接连用方面,这三组助动词中单音节助动词连用能力均弱于双音节助动词。我们认为助动词表示动力情态义和道义情态义时,“助动词+动词”结构呈“述宾”关系;助动词表示认识情态义时,“助动词+动词”结构呈“状中”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