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校外科普基地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
【6h】

校外科普基地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课程所包含的内容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三.新课改的要求

第二节 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及原则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

二.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第二章 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调查

第一节 学生科学素养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青少年创造型想象的发展状况的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章 有效利用科普基地的资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第一节 科普教育基地进课程

一.科普教育基地进课程口号的提出

二.各类科普教育基的的有效利用价值

第二节 科普教育基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第四章 科普基地资源中美术教学可利用资源

第一节 上海植物园课程资源分析

一.我校科普基地——上海植物园所提供的有效利用资源

二.结合科普基地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三.精心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活动内容

第二节 上海植物园中美术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一.寻找植物美术作品表现的主题内容

二.探究植物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三.创新植物美术作品的创作媒材

第五章 有效利用科普基地资源的具体实施案例

第一节 植物园美术课程活动案例一

第二节 植物园美术课程活动案例二

第三节 植物园美术课程活动案例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关于美术教师如何进行校外科普基地资源开发的研究。总体上提出了教师要有结合本校特色开发利用校外资源的意识,分析了在政治、经济、科技环境发展的大背景下,现代素质教育观冲击下的艺术领域的变动,导致了美术课程发生变动的必然,以及有效开展学科活动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意义。对校外科普基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并重点就开展课程教学计划的形式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根据教材的多样性、学生的自身特点、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其它学科进行课程整合,结合各类校外科普基地的特色内容与形式,进行有效利用校外资源的活动方案设计。
   为有效利用科普基地资源,并提高学生的课外学习效果,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科普基地中可利用资源进行设计实验,最终借助于上海植物园中的各类场馆及植物专项园区内容,用主题化的模块统整,开发出新的以学生美术素养学习为基础的校本课程《植物园中的美术课》。课程改变了原有的课程观,力主建立开放的课堂形态,即开放的知识积累模式;打破原有的课时结构形态,课堂可以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也可以是他们寻找信息,选择知识,运用知识的场所。
   在课程的实施中,学生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笔者的引导,小组的分配,目标的确立,学习单的建立,作品的制作完成等环节完成美术学科的部分学习内容,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本文以上海植物园作为课程开发的课外科普基地,以三类美术课程作为案例,将笔者对学生在校外科普基地中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理解与应用进行详实的评述并作了反思,以此来揭示有效利用校外科普基地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及其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