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性别理论视野下尤金·奥尼尔剧作的解读
【6h】

社会性别理论视野下尤金·奥尼尔剧作的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 尤金·奥尼尔的生平与创作

(一)奥尼尔的生平

(二)奥尼尔的创作

二 尤金·奥尼尔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 社会性别理论的产生和观点

(一)社会性别理论的产生

(二) 社会性别的观点

四 解读的依据

第一章 从“人性”的发现到女性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 小剧场运动和人性的发现

第二节 奥尼尔剧作中的女性书写

一 “他者”的沉默和无奈

二 徒然的抗议与挣扎

第二章 从英雄主义的消失到男性的生存困境

第一节 英雄主义的消失

一 古典戏剧中的“英雄主义”

二 社会性别理论下的“英雄”谎言

第二节 奥尼尔剧作中的男性书写

一 男人的生理困境

二 男人的精神困境

第三章 从性别身份的暧昧到超越性别“人性”的回归

第一节 进退维谷间的性别之疑

一 性别话语之模糊

二 身体的越界

第二节 从女性生命意识的张扬到“人性”的回归

一 女性与性爱

二 人性的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他开创了美国戏剧的新局面,一扫以往情节剧和闹剧的阴霾,逐步使美国戏剧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奥尼尔不受传统舞台的羁绊,不单为舞台演出而创作剧本;他只为探索人生的困境,不为娱乐他人而写作。因此他一生以深沉的感情反映了自己、家人、朋友和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思想、迷惘和追求,又对各种艺术风格和流派做了广泛的实验和探索,大大丰富了美国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奥尼尔荣获过4次普利策奖,并于193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迄今是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美国剧作家。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古希腊戏剧担任着传递“人学精神”的重担。奥尼尔继承了古希腊戏剧的“人学”精神,用一部部的悲剧反映了着20世纪初美国人民的生活和灵魂。无论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悲剧的肇始者始终是具体的人。人的发展是每个时代都必须面对永恒话题。男女两性关系是最基本的人类关系。奥尼尔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洞察力,给我们塑造了众多出色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并展现了他们的精神挣扎和困惑。他开放、博爱的的态度和社会性别理论的宗旨相吻合。“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笔者在戏剧“人学精神”的旗帜下,采用文本细读、社会历史批评和精神分析批评的方法,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切入点来解读奥尼尔戏剧创作的重要作品。作为一个关注人性全面发展的作家,奥尼尔同情女性的悲惨命运,欣赏女性的坚强和反抗,还描述了男性强大背后的生理和精神困境。无论是女性的自强还是男性的软弱都是两性特质的一部分,不应受传统性别观念的毒害。我们接受和实践这一个理念,男女两性才能建立和谐友爱的伙伴关系。
  本文分为五章:
  绪论:简单介绍尤金奥尼尔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国内外奥尼尔研究综述,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和主要的观点。
  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在关注人的基础上并结合奥尼尔剧作中女性角色的分析说明无论是作为“他者”还是“反抗者”,女性的抱怨和抗争是无力和徒然的。
  第二章伴随着古典戏剧中英雄主义的消失,在社会性别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性别本质主义理论给男性带来福利的同时,还束缚了男性的发展。本文从男性的生理困境和精神困境出发解读了男性的软弱、无能。
  第三章以性别身份的暧昧为出发点,详述了奥尼尔剧作中的性别话语的变奏和身份上的错位,彰显了他对男性迷失的同情和怜悯。接着梳理了女性的生命意识的张扬到“人性”的回归。从两性含混的关系突出表现了奥尼尔戏剧中的“人学”意识和主题。
  结语在古希腊戏剧“人学精神”的引导下,总结了奥尼尔戏剧创作的特点和意义。只有在男女两性彼此尊重平等相处、协力互助,人类才能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