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军乐研究
【6h】

唐代军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军乐的内涵与外延

四、主要观点

第一章 唐代军乐的机构及配备

一、组织机构

二、乐人

三、乐器

第二章 唐代军乐的文本与行用

一、典章制度中的“同用”“独用”原则

二、军乐的行用

第三章 唐代军乐的乐辞

一、谣辞与歌辞

二、鼓吹曲辞

三、横吹曲辞

第四章 唐代军乐的特点

一、“建威扬徳,风敌劝士”

二、“胡乐新声”

三、“雅俗之辨”

四、“礼制下移”

第五章 唐代军乐的地位与影响

一、军乐的地位

二、军乐的影响

结语

附录一 关于“高宗连续二十八年未观《破阵乐》”一事考辨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高宗永徽二年不观《破阵乐》”一事考

三、关于“高宗仪凤三年复奏《破阵乐》”一事考

四、余论

附录二 《秦王破阵乐》谱(A)(B)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对唐代军乐这一特殊的音乐现象进行的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旨在通过制度史、礼制、乐府学、政治史等多角度、跨学科研究的尝试,对唐代军乐进行建设性的梳理和考辨,全文共分五章。
  首先,笔者对唐代军乐的载体进行了考察,包括组织机构、乐人、乐器、舞服等要素。笔者认为,唐代军乐的主要承担者为太常寺中的鼓吹署,由鼓吹乐人负责演奏。乐人在唐代律法社会的背景下,身份与地位有着特殊的“二重性”。在专业技术上,鼓吹乐人未必低劣。军乐所用乐器也有其特殊性。
  其二,笔者考察了军乐文本与行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唐代典制“同用”“独用”原则的背景下,严格意义上的军乐只属于“独用”性质,而“同用”性质只是参考其他诸礼,如吉礼而作,本身属于雅乐而非军乐。这个原则在典章制度的制作中普遍适用。在“独用”的背景下,军乐的行用问题,包括凯乐、鼓吹的颁赐和仪式用乐三个方面。
  其三,笔者考察了军乐的乐辞,认为军乐乐辞包括早期不入乐但和军乐有着源流关系的谣辞、入乐后的歌辞,以及发展成熟后的横吹曲辞和鼓吹曲辞等。谣辞、歌辞、曲辞在军乐的制作、传播、功能、内涵等方面各有不同,其与军事的性质亦有紧密度上的高低之分。
  其四,笔者分两章考察了军乐的特点、地位和影响。笔者认为,在共性特点上,主要表现为“建威扬徳,风敌劝士”;在个性特点上,则主要表现与胡乐和燕乐的融合,以及带有边镇和民间的色彩。在地位上,唐代军乐在音乐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影响上,军乐在乐制、礼制等方面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并远播域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