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司对外担保的法律效力研究
【6h】

公司对外担保的法律效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

1.3.2 比较分析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公司对外担保概述

2.1 公司担保的内涵及利弊分析

2.1.1 公司对外担保的内涵

2.1.2 公司对外担保的利弊分析

2.2 我国公司法中对外担保法律规定的历史沿革与解读

2.2.1 对1993年《公司法》第60条第三款规定的解读

2.2.2 现行《公司法》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相关规定的解读

2.3 域外公司担保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2.3.1 英美法系的规制

2.3.2 大陆法系的规制

2.3.3 域外公司担保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第3章 对我国《公司法》第16条规范性质的法理分析

3.1 法律规范基本理论的简要梳理

3.2 《公司法》第16条法律规范性质与效力之争

第4章 公司对外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

4.1 违反公司章程规定情形下对外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

4.1.1 公司章程就对外担保“沉默”时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

4.1.2 公司对外担保数额超过章程规定时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

4.1.3 非章程规定的机关对外担保时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

4.2 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情形下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

4.3 第三人不同主观态度下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

4.3.1 第三人的审查义务

4.3.2 第三人形式审查义务的标准

4.3.3 担保债权人不同主观心态下担保合同效力的认定

第5章 完善我国公司对外担保制度的建议

5.1 明确违规担保后的合同效力及相关法律责任

5.2 健全担保债权人审查制度

5.3 强化公司之间关联担保的监管

5.4 将公司章程内、外部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公司对外担保效力问题一直是司法界和实务界争议不断的问题。原因在于作为唯一规定公司对外担保问题的《公司法》第16条及其之后的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规定违规对外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这就需要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对《公司法》第16条进行解释,但是释法的过程会带有法官明显的个人色彩,再加上对外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影响因素较多,这就导致了现实生活中“同案异判”的情形时有发生。毫无疑问这样会极大地影响司法的公信力和经济主体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司法裁判者在判决对外担保合同效力时往往先会根据自己的法学知识和素养判断《公司法》第16条的规范属性,那么规范属性的判断就与对外担保合同的效力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对外担保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公司对外担保是公司以自己的财产偿还他人债务的行为,表面上看与商事行为的目的盈利即赚取利润背道而驰,但其行为背后的利弊却鲜有人知。
  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作者首先分析了对外担保合同的内涵及其利弊,并指出本文所研究的公司担保问题主要是公司对外担保的问题,对内担保因其法律风险较小和法律争议不大而不是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其次,本文作者试图解读不同时期公州法就对外担保问题的立法规定,以探究不同时期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和立法态度。紧接着,作者比较了域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在对外担保问题上的态度以期对我国对外担保制度提供有益借鉴。在此基础上,作者将本文的重点放在了《公司法》16条规范属性的探讨以及影响公司对外担保合同效力认定的问题分析上,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法律意见和建议。
  鉴于此,本文作者通过正文五章来详细论述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在公司对外担保问题上存在的争议并提出本文作者自己的观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