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顽童母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及其教学实践的研究
【6h】

“顽童母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及其教学实践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价值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顽童母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

2.1 归童年本真,还想象天空

2.2 成长个性的养成

2.3 文学感受与体验

第3章 “顽童母题”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3.1 小学语文教材

3.2 语文课标推荐书目

3.3 整本书阅读

3.4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顽童母题”作品的两大问题

第4章 重视“顽童母题”作品:阅读推广中的体现

4.1 阅读推广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4.2 亲近母语团队

4.3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

4.4 其他项目

第5章 突显“顽童”教育价值:典型教学课例分析

5.1 儿童文学课例中的“顽童主题”与“顽童元素”

5.2 “顽童主题”课例

5.3 “顽童元素”课例

第6章 总结及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人教版语文教材儿童文学母题分析

附录二 苏教版语文教材儿童文学母题分析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优秀的儿童文学是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家园,孩子们可以在儿童文学的世界中汲取力量,获得从其他途径难以得到的关怀和爱。其中,“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是不可忽视的一类作品。它可以让广大小读者们在意外的认同中获得审美的狂喜,让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兴奋,心中滋生起痒痒的、蠢蠢欲动的感觉。它总要打破一些熟悉的框框,冲决一些习以为常的束缚,使你感到突如其来的痛快淋漓。它确实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一种欣悦异常的、合乎天性的审美情感。 本文聚焦“顽童母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及具体教学实践,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调查法,梳理分析“顽童母题”儿童文学的价值及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语文教材中“顽童母题”儿童文学的现状,结合阅读推广的具体案例和课例,提出对于推广“顽童母题”儿童文学的若干启示。 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论文的第一章,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内容和研究目的及价值。 第二部分,论文的第二章,主要分析“顽童母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从对于儿童本身的天性、对于儿童成长个性的养成以及对文学的感受与体验三方面,具体分析“顽童母题”儿童文学可以带给儿童怎样的审美体验。 第三部分,论文的第三章,在证明“顽童母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课标推荐书目、整本书阅读三个方面,分析研究“顽童母题”作品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研究发现,在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课标推荐书目这两部分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最密切的材料中,“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微乎其微,难以对儿童产生直观、深刻的影响。而在整本书阅读推荐中却可以发现其大量身影,是“顽童母题”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体现和展示平台。并根据现状总结出当前存在的两大问题。 第四部分,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根据前文提出的“数量不够”、“重视程度不足”两大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是部分教育工作者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通过“亲近母语”团队、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等具体成功案例,找出他们富有个性的,推广“顽童母题”儿童文学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在阅读推广的背景下,更多教师把“整本书阅读”带入课堂,以“顽童母题”作品或含有“顽童元素”的作品为基石,百般锤炼形成经典课例,分析名师在具体课堂中如何利用“顽童”,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富有生机和活力。 第五部分,论文的第六章。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在当前的具体环境下,学校、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有助于“顽童母题”儿童文学的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在此类型儿童文学中受益。

著录项

  • 作者

    张雨森;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小学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荣生;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20;I10;
  • 关键词

    顽童; 儿童文学作品; 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