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反收购决定权法律问题研究
【6h】

反收购决定权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目标公司反收购决定权的理论分析

2.1 上市公司收购、敌意收购及其价值分析

2.1.1 上市公司收购

2.1.2 敌意收购的概念

2.1.3 收购及敌意收购的价值分析

2.2 目标公司反收购决定权

2.2.1 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概念

2.2.2 目标公司反收购的理论争议

2.2.3 目标公司反收购决定权

2.2.4 目标公司反收购决定权的研究意义

第3章 反收购决定权归属的两种模式分析

3.1 股东大会决定权模式分析

3.1.1 股东大会决定权的理论依据

3.1.2 股东大会决定权的实践——英国

3.1.3 对董事会权利的规制

3.2 董事会决定权模式分析

3.2.1 董事会决定权的理论依据

3.2.2 董事会决定权的实践——美国

3.2.3 经营判断原则的应用

3.3 英美两国反收购决定权之对比分析

第4章 目标公司反收购决定权立法现状及其缺陷

4.1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决定权立法现状

4.2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决定权存在的缺陷

4.2.1 上市公司反收购决定权立法层面存在的问题

4.2.2 影响我国反收购决定权的因素

第5章 上市公司反收购决定权的法律完善建议

5.1 构建合理的上市公司反收购决定权法律体系

5.1.1 明确反收购决定权归属

5.1.2 对董事会权利的设计

5.1.3 对董事会权利的限制

5.2 完善法律救济

5.2.1 完善行政监督手段

5.2.2 完善司法救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收购与反收购的话题不绝于耳。2017年3月,“万科股权之争”落下帷幕,在近两年时间内万科采取一系列措施反对宝能系的收购。那么万科管理层是否有权采取的反收购措施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本文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决定权的归属问题进行探讨,发掘反收购决定权的设置对公司收购与反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其实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权限划分,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决定权应当归属于股东大会,可是从部分公司的实际情况看来,该项权利却是由以董事会为代表的管理层来行使。对于股权高度分散的上市公司来说,即使作为管理层,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也极为少量,如果在此情况下,将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决定权交于董事会,无疑将会导致管理层为保住自身控制权而牺牲公司以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对此种情况进行规制。 本文对收购与反收购各类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对国外较为成熟的两种决定权模式,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股东大会决定权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董事会决定权模式”,从立法层面对反收购决定权的行使方式和规制方式进行分析,对比我国大陆地区的有关立法,并综合我国的立法现状,站在我国国情以及市场发展需求的角度上,通过分析两种模式在我国大陆的可行性,最终建议我国应采取“股东大会决定权模式”,对如何行使股东大会决定权及对反收购决定权行使的规制提出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刘权威;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民商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夏邦;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反收购决定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