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与粉的辉映——任伯年金笺绘画初探
【6h】

水与粉的辉映——任伯年金笺绘画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清末中国画画坛巨擘任伯年

1.1 社会环境

1.1.1 清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

1.1.2 商业社会的环境

1.1.3 西方绘画技法的传入

1.1.4 鸦片战争的影响

1.2 个人成长

1.2.1 市民画家的身份

1.2.2 师承关系的影响

1.2.3 民间工艺的涉猎

1.2.4 传统文人士大夫绘画的滋养

第2章 任伯年金笺绘画初探

2.1 任伯年金笺绘画作品的简介

2.2 矿物色和金属色的对比

2.3 撞水和撞粉的技法

2.4 以书入画的表现

第3章 文人画与世俗画风格特点的兼具

3.1 创作题材世俗化的取向

3.2 表达语言文人化的倾向

3.3 诗意情怀的抒发

3.4 中国画色彩的革新

第4章 任伯年对中国画画坛的影响和启示

4.1 任伯年对时代潮流的推动

4.2 任伯年对笔者艺术创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展开▼

摘要

清末画家任伯年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中一颗闪耀的明星,其作品以中国画本质规律为引导,体现中西绘画交融的时代趋势,兼有文人画和世俗画的风格特色。本文主要通过结合任伯年生存背景的分析,从表达语言方面探讨其绘画艺术,获得艺术创作中方法和态度方面的启发。任伯年绘画表达语言与他绘画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在清末民初时期,中西文化交融,社会发生变革的历史背景下,任伯年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在金笺纸上运用“撞水”、“撞粉”的绘画技法,运用石色和水色的自然流淌滃化,营造田园牧歌一般的意境,在半工半写之中凸显了中国画气韵流淌之美,同时强调了绘画构成感与装饰感之美。任伯年区别于传统文人画家和传统民间画匠。清末民初时期平民的地位的提升、社会制度的更替、社会的平等等诸多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变化,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是绘画话语权的主动性的体现。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会环境日益开放的大环境下,人们已经逐渐不能接受所有强化式的知识输入,人们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与自主权,同时在传统与创新中,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得到更多自由的同时产生更多的迷茫。由此,笔者试图从任伯年金笺绘画作品中,以其绘画成长环境为基础,以其绘画技法为切入点,探究任伯年绘画作品中散发的人本之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