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黄慎的《寻道图》浅论“逸品”精神在写意画创作中的当代意义
【6h】

从黄慎的《寻道图》浅论“逸品”精神在写意画创作中的当代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价值和意义

1.3研究方法

2、“逸品”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内涵、发展历程

2.1“逸品”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2.2“逸品”理论的发展历程

2.3“逸品”理论的审美意蕴

3 黄慎作品《寻道图》赏析及“逸品”精神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3.1画家黄慎介绍及其成就

3.2黄慎作品《寻道图》时代背景、赏析

3.3“逸品”评画标准对黄慎创作的影响及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3.4“逸品”品画标准对黄慎绘画实践的指导意义

4在西方思潮影响下,近当代画坛“逸品”观念缺失

4.1近当代中国画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 在当代中国画坛,重拾“逸品”精神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5.1重拾“逸品”精神的必要性

5.2重拾“逸品”精神对当代写意画创作的现实意义

6“逸品”精神对本人创作实践的指导意义

6.1体会“逸品”精神意蕴,激发创作灵感

6.2关注社会热点,尝试出奇敢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展开▼

摘要

在中国漫长的绘画艺术发展史上,“逸品”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写意画的审美标准,从唐代始,经宋的发展、完善形成具象理论,再到元、明、清形成定论,它的演变贯穿了整个中国写意画发展的历程,亦反映了不同时代、地域写意画家审美意趣与时代风貌的变迁。自古至今,“逸、神、妙、能”四格论画体系深深的影响着画品的评价标准,它是集品画、理论批评、指导创作实践三位一体的,但及至当代却鲜有人在创作中把“逸品”作为一种创作精神去提及和贯彻。“诗、书、画”三绝的黄慎,人物画发扬了“逸品”的表现笔法,把草书运笔带到创作实践中;在“逸品”理论与绘画实践的基础上,感悟出“写神、写意、不写形貌”的理论观点;在绘画题材上关注现实、直面当下,把劳苦大众的形象引入艺术创作,富有历史责任感;技法上敢于突破前规,大胆创新,他的艺术实践拔高了“逸”的境界,升华成“在坚持最纯正、最传统的‘逸品’理念基础上直面现实、敢于创新、敢于出奇”的逸品精神。本文选取黄慎代表作《寻道图》,剖析逸品精神在他创作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当代写意画坛“写”的传统正在走向失传,“逸”的艺术正在逐渐消失的现状,通过研究黄慎的绘画特点,解析“逸品”精神在其创作中的运用,从而揭示“逸品”理论的神秘思想迷雾,对推动当代写意画创作是有益的,因之在当今画坛重提“逸品”精神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范朋杰;

  •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

  • 授予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
  • 学科 美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小琴;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各国绘画作品;绘画技法;
  • 关键词

    写意画; 创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