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膨式和球膨式颅内专用覆膜支架内皮化和过度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6h】

自膨式和球膨式颅内专用覆膜支架内皮化和过度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和缩略语说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治疗

1.1颅内动脉瘤

1.1.1.颅内动脉瘤临床病理特点

1.1.2.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1.3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处理

1.1.4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圈(GDC)的栓塞技术

1.2.颈动脉海绵窦瘘(CCF)

1.2.1.CCF的病因和病理

1.2.2.CCF的血管内治疗

1.2.3.CCF球囊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1.3.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安排

1.4.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二章、犬颈动脉倾斜型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2.1 引言

2.2材料和方法

2.2.1实验对象

2.2.2仪器设备

2.2.3犬颅颈动脉倾斜型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2.3结果

2.4讨论

2.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犬颈动脉和颈外静脉动静脉瘘模型的建立

3.1.引言

3.2.材料和方法

3.2.1.实验对象

3.2.2.仪器设备

3.2.3.犬颈动脉和颈外静脉动静脉瘘模型的建立

3.3.结果

3.4.讨论

3.5.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自膨式和球膨式颅内专用覆膜支架对犬颈动脉病变模型封堵和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材料和方法

4.2.1材料特性

4.2.2.操作方法和技术

4.2.3.支架置入后疗效评价

4.2.4.生物统计学分析

4.3.结果

4.3.1.覆膜支架的置放情况

4.3.2.血管造影观察

4.3.3.支架的大体标本观察

4.3.4.支架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4.4.讨论

4.4.1.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4.4.2.球膨式和自膨式颅内专用覆膜支架异同

4.4.3.机体对覆膜支架的组织病理学反应

4.5结论

4.5.1.自膨式和球膨式覆膜支架的异同

4.5.2.机体对支架的组织病理学反应(内皮化)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犬颈部人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的制作

5.1.引言

5.2.材料和方法

5.2.1.实验对象

5.2.2仪器设备

5.2.3.犬颈部人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制作

5.3.结果

5.4.讨论

5.5.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实验性颈动脉倾斜型动脉瘤模型

6.2.实验性颈动脉和颈外静脉间动静脉瘘模型

6.3.自膨式和球膨式覆膜支架封堵模型病变的性能

6.4.机体对支架的组织病理学反应(内皮化和过度内皮化)

6.5.实验性犬颈部人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的建立

6.6.展望

第七章、覆膜支架封堵颅内血管性病变及其内皮化研究综述

7.1.颅内颈动脉血管性病变及其血管内治疗

7.2.覆膜支架在颅内血管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7.3.覆膜支架的分类及其制造材料

7.3.1.支架分类

7.3.2.覆膜支架制作材料

7.3.3.覆膜支架的作用

7.3.4颅内专用自膨式和球膨式覆膜支架的异同

7.4.覆膜支架的内皮化

7.5.覆膜支架内皮化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究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颅内常见的血管性病变,而颅内动脉瘤更是一类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多采用瘤腔弹簧圈栓塞技术,但血管内栓塞技术无法完全避免动脉瘤术中破裂、血栓形成、弹簧圈移位等并发症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CCF的血管内治疗通常采用球囊瘘口栓塞术,部分CCF由于瘘口过小或需要多个球囊进行栓塞而难以治愈,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也难以避免球囊早脱、颅神经麻痹、球囊破裂病变复发等并发症.这就为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等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介入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 一、犬颈动脉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目的:使用外科手术、采用斜切口方法在犬两侧颈动脉(CCA)各建立一个动脉瘤模型,用于测试血管内治疗材料的封堵效应和内皮化. 方法:在犬颈部正中甲状软骨下方水平做一矢状切口,找到一侧颈外静脉(EJV),截取两段,一端结扎成盲端,另一端斜行剪切、使其断端呈斜形切口.分别游离两侧CCA,将两段静脉囊采用间断缝合法端-侧缝合在CCA上,使静脉囊向头侧倾斜,便于血液最大限度地进入瘤腔内.动脉瘤建立后两周,进行血管造影检查. 结果:10只犬共建立颈部侧壁倾斜型动脉瘤模型20枚.术后实验动物均健康成活,无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2周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均通畅者有18枚,2枚动脉瘤腔自发闭塞,CCA保持通畅,模型建立成功率90.0﹪. 结论:采用一侧颈外静脉节段,利用斜形切口与双侧颈总动脉端侧吻合的方式建立犬颈部侧壁倾斜动脉瘤模型,可以提高动脉瘤腔的通畅性,可用于测试覆膜支架的封堵效应和内皮化. 二、犬颈动脉和颈外静脉动静脉瘘模型的建立 目的:使用外科手术、将CCA和EJV侧.侧吻合起来建立CCA和FAV间的动静脉瘘模型,用于测试血管内治疗材料的封堵效应和内皮化过程. 方法:沿犬颈部正中做一矢状切口,钝性分离两侧CCA;经胸锁乳突肌游离一段EJV.剥离CCA和EJV血管外膜后,阻断其血流,在血管壁上分别剪开2-3mm的开口,采用间断缝合法将CCA和EJV侧.侧吻合在一起建立动静脉瘘模型.模型建立后两周,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并行支架置入术. 结果:10只犬共建立20个动静脉瘘模型,动静脉瘘口平均直径为3mm.术后实验动物均健康成活,无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2周造影20个动静脉瘘全部存在,模型建立成功率为100﹪. 结论:分离并经胸锁乳突肌将犬CCA和FAV侧.侧吻合建立动静脉瘘,降低了血管之间的张力,减轻了对吻合口的损伤.动静脉瘘模型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可以用于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观察覆膜支架的封堵效应和内皮化过程,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用于研究制作颅内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心力衰竭等模型. 三、自膨式和球膨式颅内专用覆膜支架对犬颈动脉病变模型封堵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自膨式和球膨式覆膜支架对犬动脉瘤和动静脉瘘模型的封堵实验以及支架的内皮化和过度内皮化研究,探讨两种覆膜支架在封堵病变模型的性能、内皮化以及过度内皮化的差异. 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建立犬颈部动脉瘤和动静脉瘘模型,利用血管内技术将球膨式和自膨式覆膜支架置入对病变模型进行封堵研究,并将一枚自膨式裸支架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内作为对照. 结果:(1)、覆膜支架的释放情况:自膨式覆膜支架定位准确,释放较为困难并有支架前跳现象(发生率21.9﹪);球膨式覆膜支架定位准确、释放准确容易,无前跳现象.裸支架的定位和释放均类似于自膨式覆膜支架,但在弯曲血管段的操纵较困难。 (2)、对病变的封堵效应:在球膨式覆膜支架封堵的10个病变模型中,只有1个出现内漏;而在自膨式覆膜支架封堵的两组30个病变模型中,共有9个出现内漏,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3)、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两枚自膨式覆膜支架在置入即刻造影有急性血栓形成,其余支架置入即刻均无急性血栓.CTA发现,在2周内,第一组和第二组均有2枚自膨式覆膜支架形成亚急性血栓闭塞,1枚球膨式覆膜支架形成亚急性血栓闭塞,在3、4周随访时均无血栓.裸支架均无血栓形成导致的支架闭塞。 (4)、DSA造影随访:在第一组中,自膨式覆膜支架段血管为正常的有4枚、闭塞的1枚、狭窄的4枚,狭窄为血栓形成所致;球膨式覆膜支架段血管为正常的2枚、闭塞的1枚、狭窄的7枚,狭窄为支架回缩所致;裸支架为正常的3枚、狭窄的5枚,为血栓形成所致.在第二组中,7枚自膨式覆膜支架狭窄、4枚闭塞、9枚正常,无一枚支架发生回缩现象;7枚裸支架中有5枚狭窄、2枚为正常管径.在这两组研究中,三种支架任何两两之间在狭窄上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5)、内皮化:在支架置入20-40天,支架内表面均有假膜形成,很少内皮附着;随时间延长,支架内表面的假膜逐渐纤维化变薄、并发生内皮化.自膨式覆膜支架从置入后3月起,支架表面人部分都已经内皮化,而球膨式覆膜支架在3、4、5和6月份时,依然没有完全内皮化,特别是支架的金属网杆.裸支架从3月起大都已内皮化.本研究首次发现,支架内面形态不同所形成的内皮形态也有差异.在内面较为平坦时,形成的内皮细胞较为成熟,而内面突起或凹陷的地方所形成的内皮细胞则较不成熟. 结论:犬颈部倾斜型动脉瘤模型和动静脉瘘模型是测试颅内专用覆膜支架的最佳模型之一.球膨式和自膨式覆膜支架的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支架内表面形态不同能够通过影响血流而影响内皮化过程及内皮细胞的形态。 四、犬颈部人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的制作 目的:使用外科手术以及体外颈内动脉虹吸段的PTFE模型制作犬颈部的人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 方法:先制作体外人颈内动脉虹吸段的PTFE模型;在犬颈部正中做一矢状切口,钝性游离两侧CCA,将一侧CCA的上端和一侧CCA的下端剪开;使用该模型固定一侧犬的CCA并在中线处与对侧CCA行端-端吻合制作人颈内动脉虹吸段犬体内模型.模型建立两周后进行血管造影检查。 结果:5只犬共建立虹吸段血管模型5枚.术后实验动物均健康成活,无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2周血管造影证实虹吸段血管模型均通畅(图6.3),模型建立成功率为100﹪。 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方法将一侧CCA套以PTFE虹吸段模型与对侧CCA吻合后建立犬颈部人的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制作方法简单、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既可以进一步制作弯曲血管段动脉瘤模型、弯曲血管上方动脉瘤模型,也可以进行覆膜支架的柔顺性和贴壁性能的测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