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本高校大学生目标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
【6h】

二本高校大学生目标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构架与写作思路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二本高校开展目标教育的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2.1.2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1.3 人的全面发展与目标教育

2.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涵

2.2.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目标教育

3 二本高校目标教育问卷调查与分析

3.1 对调查大学生目标教育指标的分析

3.1.1 多数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3.1.2 思想政治目标明确,但动机不强

3.1.3 多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但难以落到实处

3.1.4 个人价值目标多元化

3.1.5 就业方向多样化

3.2 二本高校开展目标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研究

3.2.1 二本高校学生的特点

3.2.2 二本高校学生的现状

4 目标教育的内容

4.1 目标教育内容的确立依据

4.1.1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

4.1.2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4.2 目标教育的基本内容

4.2.1 价值目标

4.2.2 学业目标

4.2.3 职业目标

4.2.4 健康目标

5 目标教育的开展

5.1 开展分阶段目标教育的理论依据

5.2 开展分阶段目标教育的具体措施

5.2.1 一年级学生目标教育:抓角色适应,重理想信念引导

5.2.2 二年级学生目标教育:抓专业引导,重创新精神培养

5.2.3 三年级学生目标教育:抓成才教育,重实践能力提高

5.2.4 四年级学生目标教育:抓职业观教育,重毕业就业指导

6 目标教育的评价

6.1 建立二本高校大学生目标教育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6.2 目标教育评价指标的构建

6.3 目标教育评价的实施

6.3.1 目标教育评价的实施办法

6.3.2 目标教育评价的实施原则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应如何应对新形势,是大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这个时期发展如何,能否真正成为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目标可以激励人积极努力,奋发向前,正确而坚定的目标可以给我们提供行动的方向和指针,动力和源泉。如果学生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没有树立正确的目标,并通过努力勤奋实现目标,那么,其学生时代,乃至一生都可能平庸而无所作为。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目标教育,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指导其实现目标,将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将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可用之才。
   本文通过详实的调研及分析,明确了二本高校开展目标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依据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以及高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目标教育的基本内容,为二本高校目标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方向和指针。通过分析大学生成长的阶段性,探索研究二本高校分阶段开展目标教育的可行性。为了科学客观的评价目标教育开展的实效性,建立了目标教育的评价指标,设立了目标教育开展成果的评价标准,对于全面推进目标教育的开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杨娜娜;

  • 作者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丁养斌;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1.2;
  •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 思想教育; 目标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