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功能损害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6h】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功能损害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综合评估移植后肝损的病因、危险因素与对预后的影响。以利于了解国内目前Allo-HSCT患者肝损并发症的实际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Allo-HSCT患者。统计学分析肝损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76例患者中有69例111次发生肝功能损害,肝损的发生率为90.8%。I度肝损占33.3%(37/111),II度肝损占36.9%(41/111),III度肝损占20.7%(23/111),IV度肝损占9.0%(10/111)。以患者为单位来计算发病率,最常见的病因分别为药物性肝损(46.1%,35/76)和肝GVHD(44.7%,34/76)。按疾病构成比来计算则肝GVHD占总肝损次数的38.7%(43/111),药物性肝损占34.2%(38/111),其余依次为原因不明(17.1%,19/111)、感染(6.3%,7/111)和VOD(3.6%,4/111)。aGVHD发生时间在移植后30天以内的患者其肝损程度均为III至IV度,与发生时间在30天以后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预后极差,8名患者中有7名在移植后早期死亡。4例VOD,3例为IV度肝损,1例III度肝损,所有患者都在移植后1月内死亡。76例移植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5天(95%可信区间82 天-308天),无肝损至IV度肝损的中位生存时间依次为:无法统计、663天、无法统计、99天和69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6)。肝损的危险因素为配型相合程度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配型相合程度、移植前化疗次数、供者来源为脐血、肝损程度和肝VOD。 结论:肝功能损害是Allo-HSCT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0.8%;病因主要为肝GVHD(38.7%)和药物性肝损(34.2%);早期发生的肝aGVHD和VOD是Allo-HSCT后严重的肝脏并发症;肝损的危险因素为配型相合程度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配型相合程度、移植前化疗次数、供者来源为脐血、肝损程度和肝VOD;III度、IV度肝损患者预后不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