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二次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
【6h】

第二次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第二次电切(ReTUR)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作用,分析其临床价值。我们将新华医院的研究结果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为ReTUR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为ReTUR的推广提供充分的临床依据。
   方法:复习既往10年间国外关于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文献,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总结既往相关研究结果。自2005年1月1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止,我们收集新华医院收治的7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病人,其中行ReTUR的病人38例。前瞻性地研究这些病人ReTUR之后残存肿瘤率、重新分期率和肿瘤复发率等,并研究首次TUR术后的病例特点和ReTUR后发现残存肿瘤之间的相关性。将本院的研究结果和国外的研究结果相比较。
   结果:在既往10年间国外关于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研究中,ReTUR术后发现肿瘤残存的几率在23-93%之间。ReTUR术后,Ta期上升至T1期的病人的比例在5.3%至33.3%之间,T1期上升至T2期的病人的比例在1.7%至27.6%之间。我院ReTUR之后发现残存肿瘤率为31.6%。ReTUR之后重新分期的概率为5.3%。首次TUR见瘤体大于3cm,病灶数大于3处与ReTUR之后发现残存肿瘤有显著相关性。首次TUR之后Ta期和T1期两组与ReTUR之后发现残存肿瘤无相关性,国外研究结果和本研究结果相符。随访相同时间,行ReTUR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病人复发率较行单次TUR的病人来得低,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结论:目前,ReTUR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价值:
   一、 可以发现首次TUR术后的残存肿瘤;
   二、可以降低首次TUR错误分期的概率,使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分期更为准确;
   三、可以明显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病人的复发率。
   首次TUR术中观察到瘤体≥3cm 或病灶数≥3处,即为ReTUR的手术指征。不能单凭首次TUR术后的病理分级或分期来判断病人是否需要行ReTUR。我们需要将首次TUR术后的病理分级和分期,同术中膀胱镜肉眼所见情况相结合,综合考虑,进而判断是否有行ReTUR的手术指征。
   ReTUR术后使用不同的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以及东亚与高加索人种的差异,并不影响ReTUR降低术后复发率的作用。
   目前,在国内ReTUR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治过程中,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