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企业二次改制过程中的政府、企业、工人利益关系研究
【6h】

国有企业二次改制过程中的政府、企业、工人利益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论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常熟市国有企业从一次改制到二次改制的改革过程

第一节 常熟市国有企业从一次改制到二次改制的历史成因

第二节 常熟市国有企业第二次改制的过程

第三节 常熟市国有企业二次改制的作用和结果

第三章 国有企业二次改制过程中的政府行为

第一节 政企合一

第二节 政府部门利益化

一、 政府主导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

二,政府部门利益影响管理层收购

三、 政府利益化的结果

第三节 政府规制转移国有资产流失

一、 转移国有企业利润及国有资产受益权

二、 产权转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三、 国有资产被少报低评

四、 低价贱卖国有资产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第四章 国有企业二次改制过程中的企业角色

第一节 常熟市国企二次改制中的 MBO

一、 政府庇护下的管理者收购

二、 常熟市 A 公司的二次改制过程

第二节 改制国企的薪酬管理

一、 亚当·斯密的薪酬理论

二、 改制企业薪酬管理的利益性改革

第五章 国有企业二次改制过程中的工人地位

第一节 国有企业二次改制过程中工人的收益福利

第二节 预设的失败者

一、 改制过程中的工人角色

二、 工人的合法利益受损

三、 职工身份未得到置换

第三节 国有企业二次改制过程中工人失败的原因

一、 缺少必要的劳动保护法规

二、 工人缺乏利益表达的手段

三、 工会组织出现行政化

第六章 建立法治保护下的政府、企业、工人的三者利益均衡关系

第一节 政府应当是中立者

一、 政府应当没有自身利益的介入

二、 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第二节 企业在市场经济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制

一、 企业应在守法的前提下获得经济利益

二、 改制后的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节 建立一个有效的工人利益表达机制

一、 劳资协商制度

二、 职工代表大会

三、 工会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个牵涉面非常广,涉及诸多利益主体的制度转型过程。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不断推进,方方面面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的清理,有些是企业发展必然伴随的问题,而更多的则是由于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政策法律的缺位、适用冲突等原因引起的。常熟市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尝试和发展起步较早。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常熟市改制企业的路越走越艰辛,这不仅仅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而且是与政府提供过多的公共服务有关。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政府如何为国有企业提供服务,在二次过程中的政府如何定位角色,政府与企业家的关系如何建立与维持,过程中企业的角色如何诠释,政府在市场中扮演中立角色,以第三方身份处理利益纠葛,在企业和工人之间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政府究竟如何行使公共权力,是本文要着力研究和分析的。本文以常熟市典型改制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企业与工人之间的矛盾的处理结果作案例分析,对国有企业二次改制后政府、企业、工人三者利益关系作深入研究,在肯定常熟市政府对改制企业的引导作用的前提上,深入分析了当前常熟市地方政府在国企二次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借鉴美国、英国、俄罗斯的国企改革过程中的行政作为,探索强化和提高国企改制后的政府、企业、工人的三者利益均衡关系的途径,进而提出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企业家应在守法的前提下获得经济利益、工人利益必须组织化的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在研究的基本视角上,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政府、企业、工人的利益关系进行了透视;在研究的内容上,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对国企改革历程中涉及的各方面要素作注重分析;在研究的结论上,通过对国有企业二次改制过程中的政府、企业、工人三者利益关系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建立有效机制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