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07-07-20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当地时间2007年4月16日7点15分.(北京时间19点15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一起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包括凶手赵仁辉(Cho Seung-Hui)在内的33人死亡,枪手本人开枪自尽。大学枪击案发生后,引发了对美国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美国国内,更多的观点集中在凶手个性人格缺陷、枪支管制不严和公共安全与精神卫生系统缺陷等方面。一种颇为广泛的看法,将事件的发生归之于心理问题,认为枪手本人存在着严重的自我封闭趋向和人格缺陷,甚至有将类似的精神障碍者禁闭在精神病院的想法。
  • 摘要:@@21世纪开始以来,尤其是最近三四年期间,有关中产阶级的话题成为中国社会公众舆论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特别是社会分层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推动这一研究热潮的主要动力当然是来源于经济增长而导致的中产阶级兴起现象。在其他的一些国家,我们也可以发现,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中产人群的出现及人数规模的增长,都引发了大众传媒和学者专家们对中产阶级问题的热烈讨论。然而,各个国家的学者对于中产阶级问题的讨论,由于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往往选择不同的理论取向,并且表现出的兴趣点也极为不同。中国学者对于中产阶级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国公众对于中产阶级问题的讨论,受到西方学者的某些中产阶级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工业化理论家和后工业理论家对于“新中产阶级”的论述,以及后现代消费主义理论有关中产阶级消费品位及生活方式的观点,对于中国的中产阶级研究颇有影响。学者以及社会公众往往把正在形成中的中国中产阶级与欧美国家的中产阶级加以对照,欧美中产阶级的生活境遇、生活方式、价值态度成为中国中产阶级的形象楷模或者说追求的目标。
  • 摘要:@@农户是农地流转中的主体,他们的意愿和行为直接影响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是诱发农地制度改革的微观基础,我国农地流转的良性调整应以尊重农户意愿为前提,以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收入为根本目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三次农地制度变革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农地制度变革必须从农民的需求出发,任何违背农民意愿的农地制度都将以失败而告终。然而,目前基于农户行为对农地流转的研究并不多见,已有的研究也颇为宏观与抽象。同时处于历史转型阶段的农户行为选择模式更趋复杂化。因此,以农户的角度对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行为进行微观社会学研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这对于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不断推进农地健康、和谐的市场化流转,促进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的现代化新农村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 摘要:@@从发展社会学的视角看,现今中国正在经历的特殊社会变迁一般被人们具体表述为三个转型: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三是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协调发展转变。这就引发了人类历史早已发生的现代性问题和其他新的社会问题,如社会失衡或社会不和谐等。借助早期内生性现代化国家,如英国、法国等国所经历的社会转型历史背景的分析,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已经发生的过程,可显示出社会转型期的西部农村发展面临严峻挑战。rn 有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产生了三个背景性的因素,即:第一,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到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从而加剧了城乡二元隔绝和结构断裂;第二,资源配置从扩散到重新积聚,从而收入和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扼杀了中产阶级的发展;第三,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中国逐步融入全球化的过程对社会结构带来的深刻影响,如失业率上升,收入差距拉大,劳资矛盾加剧等。这即是说,中国现代化过程并不像当初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平坦和光滑,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历着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过程。就西部农村来说,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摘要:@@“农民工”,无论在语义学上还是社会学意义上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合语词,“工(人)”是一种职业身份,它意味着一种新型的工业劳动力的出现及其使用方式,而其前缀的“农民”则是一种制度性的正式身份,一方面它代表着农民工这一劳动主体的职业和身份转化都受到户籍制度基础上的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约束;另一方面还暗含着农民工的劳动力再生产形式、内容及其本质。当代中国的产业劳动大军主要由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构成,他们的生存状态是充满悖论并且非常割裂的:城市允许农民进入城市打工以满足全球资本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但同时却拒绝(或者说无力)承担他们在城市中完成长期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作为城市中的临时性劳动力,城市的住房、教育、健康医疗、福利以及其他环境设施等集体性消费资料( means of collective consumption)与这个劳动力大军无关。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工业的摇篮、曾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史上写下辉煌篇章的东北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越来越陷入了困境,出现了著名的“东北现象”。如今,中央政府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国策,将东北引向了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体系的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对国有企业产权的改制与重组,不可避免地对企业中员工的工作、生活境遇产生深刻的影响。rn 一些研究发现,在以市场化导向为目标的组织治理结构的转变过程中,企业员工社会资本的获得机制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往往不利于工人,使其成为最容易被剥夺的群体。因此,研究东北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工人的社会资本的变化,事关广大工人福祉的增进、权利的行使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事关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和凝聚力的增强,事关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构建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它是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 摘要:@@病患( sickness)是指所有生理原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而导致的不舒服。它是伴随着人类生存过程而有的一个古老话题。在古代西方社会,人们认为疾病或者健康都是由神来主宰的。直到公元前430年左右,希波克拉底才开始科学地对待疾病,他的著作《医学》、《空气与水土》强调医生只有充分了解药物的效用以后,才能对症下药,并且指出人的身体健康与其生活的环境变化有极大的关系(转引自骆振飞,2003)。阿赫克莱门( Arthirkleinman)也指出,疾病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解释模式,疾病属于文化,是医学特化了的文化。
  •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学当中出现,引起了社会学界、经济学界和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该理论所研讨的问题并不十分明朗,有关概念及其引导方向以及操作等问题也有很大的争论空间,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该理论的基本议题同公民社会有直接的关系,表明了社会在国家权力之外的一种自治性活动以及所表现出的自身规范、责任、信任及合作对经济发展与政治活动的促进。从个人层面来看,由于该理论涉及社会网络中的社会成员在其中摄取或分享资源的内容,遂引起了研究中国的社会学者的关注,进而导致一些西方和国内学者开始用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来看待中国原有的关系现象。但我认为,上述的公民社会基础在中国是不存在的。
  • 摘要:@@在西方社会学界,社会建构论不仅在科学社会学领域发挥理论作用,而且被广泛运用于社会问题理论和经验研究领域,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正如苏国勋教授在一篇专门论述社会学学科建构论文章所作出的评论:“建构社会问题”不但极大地改变了原来社会问题的研究视角,而且也为一门逐渐形成的社会问题社会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一方法论基础。
  • 摘要:@@本文试图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数据资料,对从事非正式就业的农民工的进入动机和条件以及就业效果进行探索性研究。
  • 摘要:@@关于中国的性别平等状况,粗略说来存在两种认识。作为日常生活话题,包括许多专家学者在内的不少人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有的人甚至仅仅依据诸如“妻管严”等生活体验来判断中国男女平等的程度,这些感性的议论和调侃常常使人们忘记男女平等的真正含义,甚至导致社会公众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误判。在学术界,具有性别视角的部分学者则始终关注我国的性别平等问题,从各个层面来揭示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性别不平等状况。中国的性别平等状况到底如何?学界研究得出了诸多有说服力的结果,为什么人们的常识话语会有完全不同的认识?这种情况缘何而来?这是本文力图探讨的问题。
  • 摘要:@@在两性平等的语境之中,社会经济地位的性别差异始终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社会经济地位的性别差异,从本质上说,反映了不同性别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社会各类资源的质和量方面的差别。社会网络作为社会资源配置中不可忽视的条件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包括职业地位在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rn 本文利用2003—2004年取之于省级党校学员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比较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社会网络资源及其使用效用,并从中探讨当前社会经济地位性别差异形成的非制度机制和原因。
  • 摘要:@@随着社会剧烈转型期的到来,社会结构变迁所引致的社会分化日益加剧。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推进和社会转型深化的代价或成本的社会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问题也因此更加复杂化,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风险正在与日俱增,诸多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以及各种突发事件也层出不穷。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类问题已成为我国日常生活中较为凸显的社会问题,深刻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对此,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从各个维度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和实践,且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rn 本文另辟蹊径,在互构型社会背景下,以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适应性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旨在探讨其内在生存逻辑,达到对社会弱势群体成员行动选择的“具象”性认知,从而建构社会善治的新型模型,化解各种风险,以期促使社会弱势群体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 摘要:@@在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的人口构成中,“386199”留守群体成了主体。这种劳动力与精英人才的外流,给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困难。那么,依靠什么力量来建设新农村?在留守群体中,由于留守妻子成了其中的中坚力量,她们自然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然而,当农村留守妻子纳入社会学与女性学研究视野的时候,学者们的研究基本上是将妇女当作个体行动者来考察的,突出她们在丈夫缺席情况下的艰辛,主要集中在留守妻子的留守原因、生活方式、家庭地位、婚姻状况、情感生活等方面的探讨,而很少有学者从农村社会结构与社会网络来理解她们的生活、行动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rn 笔者认为,如果从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的视角来考察留守妻子的行动,她们的贡献应远不止于经济领域。因为在丈夫离家后,她们作为家庭的“法人”代表,不仅仅在经济上支撑着半流动家庭,而且成了家庭文化的维系者和家庭社会资本的维持者,使半流动家庭及其成员仍然保持着在乡村社会结构中应有的位置,并通过她们的社会互动而维系着乡村社会的活力,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rn 因此,本文试图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将留守妻子置于农村社会结构与社会网络之中,以此来理解她们的行动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 摘要:@@家庭经济压力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资源无法满足家庭需求时在感情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的反应,通常产生于家庭收入的不充足、家庭财产和资源的缩减,以及家庭成员就业的不稳定。既有研究表明,经济压力对家庭功能与家庭关系有重要影响。rn 就个体层面而言,家庭经济压力会增加家庭成员的抑郁情绪、敌对情绪和悲伤情绪。就家庭关系层面来看,一方面,家庭资源的匮乏会使成员因争夺资源而产生矛盾;另一方面,应付资源匮乏的焦虑所带来的情感后果,如紧张、沮丧和敌对情绪可能会使家庭成员间的合作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家庭在经历严重经济压力时,婚姻冲突甚至解体、家庭秩序混乱、家庭暴力以及儿童忽视等风险会增大,家庭生活的满意度与和谐程度会降低。
  • 摘要:@@随着社会剧烈转型期的到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资源扩张到90年代的资源重新积聚的过程。财产、资源及利益的再分配不仅使阶层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就连阶层内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这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中,下层社会内的精英群体更是成为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这些下层社会中的精英不仅以他们应有的功能为所在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他们的向上流动也使得上层精英群体更加丰富,维护了该群体的稳定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下层精英流动是社会结构变迁的最主要的社会变迁现象。在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中,下层精英的功能又一次被专家、学者以及政府提上日程,尤其是在精英流动方面,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再一次把精英流动“带回了分析的中心”。rn 本文从资本的视角出发,以下层精英在社会变迁与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下层精英的向上流动的过程进行断面剖析,寻找到下层精英向上流动的路径及行为选择,从而建构出下层精英的新型生存与发展模型,达到对社会精英行动选择的“具象”性认知,以期正常发挥社会精英的社会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 摘要:@@上海市委在2006年12月20日《关于贯彻<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为满足社区居民的“三最”利益问题,着重加强社区的“三个中心”,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设。特别是更加注重社区的群众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营造人文社区的实事工程,并提出了“重心下移、立足基层、服务百姓”的新理念,大力建设面向基层的、服务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体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及长效运行机制,推进和完善社会化、专业化内容资源配送的服务体系。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成为上海着力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基层重要阵地。rn 以不断促进和提高广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增强幸福感,使之成为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民主自治的新型社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稳定的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 摘要:@@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 Lin,2001)。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资源占有是不平等的,“富者越富,穷者越穷”(本文简称为“富者越富”)现象从“圣经”一直延续到现在( Duncan.2003)。研究发现,人际互动形成的社会网络不仅会影响个体的特定身份、健康和职业成功等,而且会直接影响个体社会资本的获得( Seeman et a1.,1987;Cohen et a1.,1997;Mehra et aL,2001;Martin and Tsai,2003)。因此,社会网络可以为系统分析社会资源占有问题,特别是分析“富者越富”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农民工是在中国社会转型中与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兴劳动群体,他们在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关系重构、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等现实问题,农民工群体在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富者越富”现象日益显现。
  • 摘要:@@农民工作为社会变迁与发展中的“城乡边缘人”,他们的闲暇生活较有特征。而农民工闲暇生活的匮乏或畸形亦已成为影响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不和谐音符。农民工闲暇生活“问题化”已经不仅是一个个体生活方式的问题,而是已经成为主流文化理性思考的深层次问题。
  • 摘要:@@2003年,作为国家林业局确定的主要试点省份之一,福建省开始率先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由于这次改革直接涉及农村千家万户,被认为是继1949年后的土地改革、20世纪80年代的土地联产承包制之后的“第三次土改”。截至2006年年初,福建林改的主体阶段工作基本宣告完成。按照国家林业局的安排,2006年全面启动全国林改,预计整个改革将于“十一五”期末基本完成。由于此次林改在很多方面比20世纪80年代初期实施的土地联产承包制改革走得更远,因此这次林改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无疑可以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方向提供某种借鉴。
  • 摘要:@@正如秦晖所指出的,“什么是农民”这个问题,在困惑着众多的、古今中外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不过,对当代中国农民的定义,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似乎变得容易了一些。于是,总的说来,有狭义的农民与广义的农民之分。狭义的农民指职业上的农民,即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过有时人们也把从事渔业、牧业、林业等的人们看作农民。这就使我们想到了广义的农民,即只要你的户口不在城市(镇),你就是农民,即户籍意义上的农民。即使你已经去了城市做工、经商,定居在城市,只要你没有拿到城市户口,你就是农民。不过,你就是拿到了城市户口,别人也可以认为你还没有脱离“农民习气”。所以,秦晖说,农民“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或准身份,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区乃至社会的组织方式,一种文化模式乃至心理结构”。
  • 摘要:@@美国学者杜赞奇(1996)曾用“内卷化”这一概念来描述20世纪前半期中国国家政权的扩张及其现代化过程。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这一概念。按照杜赞奇的理解,“国家政权内卷化”具有双重含义:在财政方面的最充分表现是,国家财政每增加一分,都伴随着非正式机构收入的增加,而国家对这些机构缺乏控制力,即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与地方上的无政府状态是同步增长的;更广泛地说,国家政权内卷化是指国家机构不是靠提高旧有或新增机构的效益,而是靠复制或扩大旧有的国家或社会体系来扩大其行政职能。政权内卷化虽然在短期内给中央政府供应了税款,表面上增强了国家汲取资源的能力,但事实上是从结构上架空了中央政府,弱化了国家能力。国家内卷化使中央政府从结构上失去了对于农村税收的有效控制,连带丧失对地方政府的有效控制,并最终丧失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能力。
  •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家将公正公平研究纳入了经验研究的视野,使公正公平问题成为一个可以被经验测量和验证的实证性研究领域。
  • 摘要:@@非政府组织也称为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日益开始作为独立的力量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美国学者萨拉蒙在“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一文中指出“我们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他认为如果官僚政治是19世纪的伟大发明,那么公民社会组织则代表了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创新( Salamon. Lester M,1994)。
  • 摘要:@@近年来,中国中产阶层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关注。有关研究在取得了重要成果的同时,在如何界定中国的中产阶层、用什么样的指标划分出中国的中产阶层这些问题上,分歧颇大。由此一来,不同的研究者估算出的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也相去甚远。如何依据中国的现实来界定中产阶层,仍是一个需要从学理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关系网络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是中国学者的研究,大多是在1970年以后登场的以格兰诺维特( Granovetter)、怀特(Whitte)、林南(Lin)、博特(Burt)、科尔曼(Coleman)、韦尔曼(Wellman)、范德普尔(Van der Poel)等学者为代表提出的网络理论的启发下进行的、旨在明确不同类型关系网络在职业地位获致过程中以及生活问题处理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rn 在中国社会学界,受沃斯以及费舍尔的理论启发、以明确城市性对关系网络的影响为目的的研究,还没有展开,而以明确个人社会特征与关系网络的关联性为目的的研究,则可以举出胡荣的厦门调查和张文宏的北京调查。两位学者的研究证明:即使在中国社会,社会特征不同的居民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也是不同的。
  • 摘要:@@农村土地问题从来都不单纯是农民问题。围绕农地产生的权力、权利和利益,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总是以某种激烈的程度展开,而且,这种利益博弈往往在利益集团的规模上发生,表现为一些利益集团凭借政治或经济强势直接对土地所有者的利益进行侵夺。在许多情况下,利益博弈的结果是制度化的,由此形成的利益格局趋于恒常化,后续博弈结果则变得可以预期。rn 中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缺陷,这些矛盾和缺陷不仅根源于土地制度自身,更根源于许多其他相关社会经济制度安排。首先,制度安排确立过程的设计缺少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农民的参与;其次,各种制度安排的目标与其实现手段不匹配,并且相关制度的目标相互矛盾;第三,相关制度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义务缺乏均衡的安排。制度缺陷的现实结果是利益相关者围绕土地进行的利益博弈格局严重失衡,作为以农村集体成员身份共同拥有土地所有权并作为个人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成为弱势方,其利益受到严重剥夺。导致这种格局的根本原因主要不是现行家庭承包制度,而是其他相关制度对农民作为公民的社会权利的压制和剥夺。任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制度改革的首要方向,不是改变家庭承包制,而是落实农民作为公民的社会权利的制度化保障。
  •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综合性,涉及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社会建设,主要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的社会环境。围绕社会建设与社会和偕的理论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 摘要:@@什么是社会和谐?从政治学角度来看,就是社会充满公平、正义和平等,即公正和平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就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即社会拥有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利益分配机制的平等;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就是社会环境祥和安宁,社会结构合理有序,社会系统各个部分相互平衡、相互协调,共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整体功能。“享有”是人的内在的本能需求和外在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共享”作为一种不断与时俱进的价值观理念,它与“和谐”密不可分、相互促进,是“和谐”得以形成的基础性前提。社会成员“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达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平等与融洽。
  • 摘要:@@“成家立业”是个体生命历程发展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对工作和家庭的研究一度被看作是社会学中独立的分支学科,但随着人们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工作和家庭的关系问题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家庭角色和工作价值取向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 摘要:@@社会分配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指标,从利益分配的视角来考察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角度。本研究试图基于乡镇煤矿的利益分配的视角来探讨利益分配对社会公正的重要影响。
  • 摘要:@@越轨( Devient Behavior) -词被广泛用于多学科之中。一般而言,社会学者研究越轨侧重于行为与社会规范的关系。越轨是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在理想状态下,社会规范可以理解为国家政策法律与地方性知识双重互动。因此,针对越轨行为,存在两种不同的惩罚机制:一种惩罚是国家以政策法律为依据,即国家以颁布实施的政策法律作为规范个人行为的标准,表现为国家权力机构如公安、法院、监狱等的惩罚实施;一种惩罚是社会实体以地方性知识为依据,表现为社会实体内部社会性收益层面的惩罚实施。rn 具体到村庄场域,因为村庄是一个存有地方性知识的具体空间,且地方性知识可能造成一种法律不入现象,村庄场域的惩罚形式广泛,如流言、丢脸、现丑、驱逐、甚至杀害等。rn 本文仅以村庄生活中道德性越轨和功能性越轨的惩罚形式为研究对象。
  • 摘要:@@近年来,有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争论越来越多,要求结合使用两种方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拟在对比分析这两种研究范式差异的基础上,对两种方法结合的模式和具体途径进行探讨,并对我国调查研究中使用结合的方法进行思考。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