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介素家族成员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遗传相关性研究
【6h】

白介素家族成员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遗传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部分 :IL-1、IL-10和IL-12A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遗传相关性研究

1.前言

2.研究对象和方法

3.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h2类细胞因子IL-3、IL-4、IL-5、IL-9、IL-13与GD病遗传相关性研究

1.前言

2.研究对象和方法

3.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Th17和IL-23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遗传相关性研究

1.前言

2.研究对象和方法

3.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目录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Graves病(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病因仍不清楚,但已有充分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有多个基因共同参与了GD的发病。在GD发病的每一阶段都有细胞因子白介素(Imerleukin,IL)家族的参与,而在GD发病中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前炎症因子、Th1、Th2及Th17细胞相关白介素基因多态性与GD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更值得探讨。
   目的
   通过上海和厦门两组不同地区病例.对照研究,检测IL-1、IL-10、IL-12、IL-3、IL-4、IL-5、IL-9、IL-13、IL-17及IL-23等细胞因子的基因多态性在GD和GD相关眼病(GO)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状况,分析多种前炎症因子、Th1、Th2及Th17白介素基因多态性与GD和GO的关系。
   研究方法
   1.选择两地两组人群,上海:760例GD(其中192例GO)患者和755例正常对照者;厦门:434例GD患者和415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高通量SNPstream芯片及Taqman探针技术检测上述人群中细胞因子IL-1、IL-10、IL-12、IL-3、IL-4、IL-5、IL-9、IL-13、IL-17及IL-23基因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单倍型频率在各组人群中的分布状况。利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对有关位点进行综合分析。
   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3例初发GD患者、46例活动性GO患者、45例稳定期GD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17和IL-23的浓度。
   结果:
   1.GD组中IL-1α基因rs1800587(T-889C)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7%vs6.7%,OR=1.50(1.15-1.96),p=0.003;TT+CTvs.CC,OR=1.55(1.17-2.05),P=0.002]。GO组中该多态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更显著[11.6%vs.6.7%,OR=1.83(1.26-2.66),P=0.001;TT+CT vs.CC,OR=1.97(1.31-2.94),P=0.001]。GD和GO组中IL-1β基因rs16944(A-511G)多态性AA基因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GD:17.5% vs.23.3%;AA vs.GA+GG OR=0.74(0.57-0.95),P=0.02;GO:13.6% vs.23.3%;AA vs.GA+GG,OR=0.55(0.35-0.86),P=0.0065]。Meta分析证实rs1800587和rs16944在GD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有显著的差异(P=0.03,P=0.002)。1L-10和IL-12A基因型及单倍型分析显示:在上海和厦门两组人群中IL-10的rs1800896(G-1082A)多态性G等位基因均与GD有显著相关性(Pallele=2.6×10-4,Pallele=0.0057);IL-12A的rs568408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在GD患者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allele2.96×10-7,Pallele=0.044),提示IL-1、IL-10、IL-12A基因多态性与GD易感性间存在相关性。
   2.选择位于5q31-33区域的Th2相关白介素IL-3、IL-4、IL-5、IL-9、IL-13基因上的标签多态性位点(tagSNPs)-rs40401(IL-3)、rs2070874(IL-4)、rs2069812(IL-5)、rsl859430(IL-9)、rs2069868(IL-9)和rs20541(IL-13)进行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s40401及rs2069812与GD和GO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GD:Pallele=0.028,Pallele=0.022,GO:Pallele=0.015,Pallele=0.003]。且两个位点具有叠加效应,其中的CC单倍型在GD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8.32% vs.10.68%,P1.818×10-5,OR=1.70(1.33-2.18)],在GO组中该差异更显著[21.09% vs.10.68%,P1.007×10-5,OR=2.18(1.53-3.09)]。单倍型分析显示,ATAACC单倍型使GD患病风险提高3.7倍,使GO患病风险提高7.01倍。
   3.GD患者的血清IL-17和IL-23水平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P<0.001,P=0.0014)。基因多态性分析发现,在IL-17A,IL-17F和IL-23a三个基因中有多个位点(8/12)与GD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IL-17A的rs8193036和rs8193037,IL-17F的rs9463772及IL-23a的rs11171806差异最显著(Pallele9.2×10-6,Pallele6.7×10-4,Pallele7×10-5,Pallele=0.002)。验证人群的结果显示,上述4个多态性同样与GD显著相关(Pallele=0.0167,Pallele=0.0013,Pallele=0.019,Pallele=0.0063)。我们的研究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证实IL-17A、IL-17F、IL-23a基因多态性与GD发病显著相关。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前炎症因子、Th1、Th2和Th17相关白介素基因多态性与GD及GO易感性的关联分析,发现几组白介素基因多态性均与GD和GO发病的易感性相关,尤以Th17/IL-23轴相关白介素IL-17A、IL-17F和IL-23相关性最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