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的研究——以“互联网+”为背景
【6h】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的研究——以“互联网+”为背景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的阐释

2.1.2 “互联网+”的特征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2.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的主要形式及特征

2.3.1 课堂活动载体

2.3.2 管理活动载体

2.3.3 “第二课堂”活动载体

2.3.4 大众传媒载体

2.4 “互联网+”新载体的形式及特征

2.4.1 互联网移动终端

2.4.2 以微信为主的手机APP

2.4.3 以微博为主的网络载体

2.4.4 以翻转课堂和慕课为主的课堂载体

2.4.5 以微公益为主的活动载体

2.4.6 “互联网+刀背景下新载体的特征

3 “互联网+”新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3.1.2 非重点大学以手机APP为主渠道

3.1.3 独立院校思政教育载体单一化

3.2 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新载体学习的情况

3.2.1 手机成为学习必备的工具

3.2.2 手机、网络等媒介成为青睐的途径

3.2.3 微信、微博成为知晓信息的主渠道

3.2.4 微公益为思政教育载体注入新活力

4 “互联网+’’新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4.1.1 实现了教育的动态跟进

4.1.2 创新了教育工作理念

4.1.3 提升了教育质量

4.1.4 拓展了教育时空

4.1.5 丰富了教育内容

4.2 “互联网+’’新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局限性

4.2.1 信息零碎的去中心化削弱了教育的主旋律

4.2.2 信息扩散的多向性降低了教育的反馈度

4.2.3 信息更新的快速性冲击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4.2.4 形式主义之风弱化了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5 应用“互联网+”新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5.1 以新教育载体为平台,遵循教育载体构建原则

5.1.1 政治性原则

5.1.2 教育性原则

5.1.3 正面性原则

5.1.4 可控性原则

5.1.5 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2 以教育者为核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5.2.1 提高师资力量,调整人员结构

5.2.2 创新教育观念,革新教育方法

5.2.3 顺应时代变化,提升能力素质

5.3 以教育客体为中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5.3.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5.3.2 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规范正确使用方式

5.3.3 强化身心健康教育,夯实大学生网络安全思想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附录

展开▼

摘要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迅猛发展。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之“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依附于“互联网+”应运而生的各种媒介逐渐成为人们传递和交换信息的集散地,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舆论的传播器。这些新载体的发展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方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两步走”战略规划,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采取新措施,探索新形式,因势而新、因时而变,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就意味着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葆活力,新旧媒体之间形成了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特点的资源大整合,尤其体现在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领域。
  在“互联网+”背景下,新载体逐渐成为高校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核心平台。由于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关联性和复杂性,在新载体的应用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特别是在新旧载体的整合中,新载体打破了传统载体的时空限制,改变了教育的环境,丰富了教育内容,创新了教育理念;同时也遭受到严峻的挑战。信息零碎的去中心化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信息扩散的多向性降低了信息反馈能力,信息更新的快速性冲击了传统教育的内容,形式主义之风弱化了教育的生机和活力。为此,需要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构建载体这三个方面提出应用“互联网+”新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要优化师资力量、创新教育观念、提高能力素质进而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夯实大学生网络安全思想;坚持党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正面性原则、可控性原则和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创建良好的载体环境。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