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分布及临床特征
【6h】

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分布及临床特征

代理获取

摘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类和遗传相关的高度异质性疾病,患者易出现反复或严重感染,同时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收集和分析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于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201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和国内外其他地区已发布数据相比较,以获得目前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布及临床特征。结果显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分布于5大类23种疾病,疾病谱依次为:抗体缺陷为主的疾病(94人,48.2%,最常见),已明确的免疫缺陷综合症(40人,20.5%),联合免疫缺陷(33人,16.9%),吞噬细胞数量或功能缺陷(21人,10.8%)及免疫失调性疾病(6人,3.1%)。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最常见的病种。诊断间隔中位时间为18个月。65.6%的患者出现肺炎,为最常见的症状。一些症状在特定疾病中表现出聚集倾向。24人(12.3%)死亡,其中13人属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治疗方面,99人(50.8%)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13人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9人存活。
   同时,本文详细研究了其中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即X-联锁高IgM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对致病基因CD40L进行序列分析,研究基因突变特点,并讨论疾病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对应关系。1999年至2011年间新华医院确诊X-连锁高IgM血症患者13例,均为男性,患儿平均发病年龄10个月;平均诊断年龄6.25岁。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反复腹泻、肺炎、中性粒细胞减少、口腔溃疡、中耳炎以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76.9%的患者IgM浓度显著升高,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异常。患者对IVIG治疗反应良好。4人接受骨髓移植,有3人目前情况良好,1人死于移植后肠道感染及肠梗阻。对13例患儿进行CD40L基因序列分析,共确认11种突变类型,包括7例新突变。导致阅读框改变的插入/缺失突变(5例)为主要的突变类型,另外发现无义突变、错义突变及剪切位置突变各2例。突变位置可能对活化细胞CD40L表达率的测定结果有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