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罪若干问题研究
【6h】

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罪若干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罪的新特点

(一)犯罪主体大众化

(二)犯罪形式多样化

(三)被侵犯的权利内容技术化

(四)犯罪后果隐性化

二、网络背景下侵犯著作权罪客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认定

(一)网络背景下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复制发行”的特殊表现形式及其认定

(二)侵犯著作权罪中“复制发行”行为的理解

(三)网络传播行为和数量的司法认定

(四)网络背景下侵犯著作权罪中数额和情节的认定

三、网络背景下侵犯著作权罪主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认定

(一)网络背景下“以营利为目的”的特殊表现形式及其认定

(二)网络背景下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必要性之质疑

四、网络背景下侵犯著作权罪的特殊主体刑事责任认定

(一)“避风港”制度

(二)网络服务提供商成立“共犯之帮助犯”

(三)网络背景下网络服务商成立“共犯之帮助犯”的质疑

(四)网络服务提供商帮助犯责任异化的解决路径——帮助犯正犯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人类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与传播技术变革密切相关的著作权自身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侵犯著作权犯罪不仅呈现出高发态势,而且表现出犯罪主体大众化、犯罪形式多样化、被犯罪侵犯的权利内容技术化、犯罪后果隐性化等特点,使得在目前的司法实务中面临着诸多难题和争议,制约了对著作权的刑事保护力度。本文在研究及比较了互联网时代侵犯著作权犯罪与传统侵犯著作权犯罪显著差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司法现状及最新的权威司法解释,通过对网络背景下侵犯著作权罪的主观故意—“以营利为目的”、客观行为—“复制发行”、犯罪主体—网络服务提供商等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厘清网络背景下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构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有力打击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罪,净化社会文化氛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