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硝酸酯在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6h】

硝酸酯在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一、IBD病因概述[1]

二 IBD的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DSS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硝酸酯治疗DSS化学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

引言

1材料和方法

2 实验方法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慢性肠道炎性紊乱疾病,伴有过量的炎性因子及黏附分子及活性氧反应的产生。IBD可能为肠道粘膜屏障缺陷引起对栖生菌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促炎反应亢进,抑炎反应下降,炎症平衡失调,促炎炎症因子的过量产生,进一步引起肠道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治疗IBD的药物仍较单一,最新的生物制剂虽然疗效较好,但是价格昂贵,给病人造成较重经济负担,使开发低价常用药物成为可行。硝酸酯口服后在体内代谢生成单硝酸酯,后者生成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内cGMP增多,引起血管平滑肌松弛。一氧化氮在肠道屏障和免疫功能起到重要作用,作为维持胃肠粘膜的稳态调节剂,具有调节粘膜血流灌注,以及调控微血管和内皮通透性的作用。还可以下降白细胞的黏附,阻止巨噬细胞的激活,阻止Th1类炎症因子的被激活。
  肠道一氧化氮(NO)产生受损,可能在IBD的起因,以及进展起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对一系列指标的观察,利用 DSS化学诱导结肠炎小鼠模型,讨论硝酸酯在急性实验性小鼠结肠炎中的作用。
  目的:
  1利用DSS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
  2探讨硝酸酯对DSS实验性小鼠急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1.20只清洁级BABL/c雌性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正常饮水一周,实验组连续饮用4%DSS溶液一周,观察小鼠体重、毛发、解便等大体情况,一周后处死小鼠,分离小鼠结肠,予4%甲醛固定,行HE染色,光镜下组织学评定。
  2.60只清洁级BABL/c雌性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结肠炎模型组,硝酸酯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每组各20只,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采用口服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完成,治疗组DSS溶液中加入硝酸酯,对照组与正常饮水处理。观察小鼠体重、毛发、解便等大体情况,与实验第三天、第七天处死小鼠,分离小鼠结肠,予4%甲醛固定及液氮储存,行HE染色,光镜下组织学评定,免疫组化测定肠道组织MPO表达,WB测定小鼠结肠NF-κB,i NOS,TNF-α的表达。
  结果:
  1 DSS引起的小鼠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血便、体重下降、活动减少、毛发失光泽等。而光镜下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结肠粘膜屏障的破坏,引起全结肠多发性小溃疡,隐窝破坏及异常隐窝,继发黏膜、黏膜下炎症,少数病灶炎症可侵及黏膜层,浸润的炎症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伴少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硝酸酯减轻小鼠结肠炎的疾病活动指数(DAI),与模型组结肠炎组相比,硝酸酯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P<0.05),白细胞聚集减少,髓过氧化物酶(MOP)活性明显降低(P<0.05),NF-κB表达下调(P<0.05),结肠局部促炎因子TNF-α的产生减少(P<0.05)。
  结论:
  1 DSS化学诱导结肠炎模型适合结肠炎药物治疗研究
  2硝酸酯可以用于治疗由DSS诱导的小鼠急性肠道损伤:
  2.1口服硝酸酯,通过提供外源性NO,逆转实验性结肠炎的结肠一氧化氮水平,减少iNOS的产生,降低白细胞的募集及结肠MPO活性,并减少局部促炎因子TNF-α的释放,从而改善实验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及组织学。
  2.2硝酸酯保护结肠的作用也可能通过调节 NF-κB的表达,下降iNOS、TNF-α起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